-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篇 免疫应答
第三篇 免疫应答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王桂琴 2013.9 概述 概念: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来源于体内外的抗原性异物进行识别,继而表现出清除抗原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基本的生物学意义是识别“自己”与“非己”。 在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多细胞、多分子、多因素参与的极其复杂的过程。 类型: 据获得方式:固有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据作用特异性:特异性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十章 固有免疫应答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是指生物种系在发生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般防卫机能,是机体与生俱有的应答能力。 二、主要特点: (一)获得特点:先天获得,与生具有,固有免疫应答 (二)识别特点:识别抗原的非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模式识别受体(PRR)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 (三)效应特点:效应作用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即刻免疫应答” 无clone性扩增,迅速产生效应。 无免疫耐受性、无免疫记忆性。 (四)与适应性免疫的协同性 固有免疫为适应性免疫的基础,固有免疫的效应作用也因适应性免疫的建立而得以加强。 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机制 一、生理屏障 (一)外屏障 体表屏障( surface barrier)主要由机体皮肤及与外界相通腔道内覆盖的黏膜及其附属结构组成。 1、物理屏障 2、化学屏障 3、生物屏障 (二)内屏障 (一)血脑屏障 (二)血胎屏障 二、固有免疫细胞的效应 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及中性粒细胞、NK细胞、B1细胞、γδT细胞、NKT细胞、M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 一、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phagocyte)系指被誉为天然免疫“主力军”的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直接识别:PRR----PAMP 间接识别:FcR、CR等 吞噬结果 病原体等抗原异物被吞噬后,随抗原性质、机体免疫力不同,其结果有差异,主要表现为: (1)完全吞噬 (2)启动适应性免疫 (3)不完全吞噬 (4)组织损伤 (二)天然杀伤细胞 生物学作用: ①抗感染、抗肿瘤:细胞毒效应攻击肿瘤细胞、胞内寄生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②免疫调节: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IL-3、GM-CSF等)。 (三)B1细胞 B1细胞也称CD5+B细胞亚群。 主要分布在胸腔、腹腔和肠壁固有层。 胞膜表面表达的mIgM识别抗原的特异性较低,识别谱狭窄,主要识别TI-2Ag,主要承担定居部位的天然非特异防御功能。 三、重要的效应分子 第三节 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一、天然免疫作用 屏障作用 非特异杀伤 体液中杀菌物质作用 二、对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 (一)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动 *加工、提呈抗原 *双信号 (二)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诱导细胞免疫 M?:IL-12、IFN-?→TH1→细胞免疫 诱导体液免疫 NKT、肥大细胞:IL-4 →TH2→体液免疫 (三)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发生强度 (四)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记忆性的维持 三、对急性炎症的促进作用 溶酶体酶、H2O2、OH-、O2-、1O2、NO、多种细胞因子(IL-1、TNF-α等)以及补体活化降解片段等均为炎症启动的重要致炎因子; 吞噬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与游出也发挥重要作用 。 重点: 固有免疫应答概念、特点 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 小结:N3121 N:任意抗原,泛特异性 3:三种机制:屏障、细胞、分子 1:一触即发 2:两种结局:生理应答、病理损伤 1:一个目的:清除抗原 * * 克隆扩增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不同AD 不同T/B细胞 Figure 2-4 吞 噬 作 用 NK的杀伤机制:ADCC、穿孔素、颗粒酶、TNF 以防御素较为重要,对细菌、真菌和包膜病毒有直接杀伤作用 肽抗生素 损伤G+菌细胞膜杀菌 乙型溶素 水解G+菌肽聚糖,使细菌死亡 溶菌酶 激活补体,促进吞噬 急性期蛋白 抑制病毒增殖、趋化吞噬细胞(如IL-8)、激活天然免疫细胞(如IL-2、IFN-γ)、细胞毒作用(如TNF) CKs 溶菌、免疫调理、免疫粘附、趋化及促进释放炎症介质等抗感染作用 补体系统 生物学作用 效应分子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阿联酋航空介绍(共33张PPT).ppt VIP
- 国企纪委书记竞聘面试题笔试题4套和专业题26问及答案.docx VIP
- 现场仪表 温度仪表WEST 8100+温控器说明书.pdf
- 张正友相机标定法课件.pptx VIP
- 某著名企业供应链咨询构建高效协同的销售与采购供应链战略供应链管理(61页PPT).pptx VIP
- 成人肺功能检查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推荐指南(2025版)解读.docx VIP
- 中国徐州PPT课件.pptx VIP
- 第1节 温度 (课件)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9页PPT).pptx VIP
- 船舶结构与货运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PPT课件3.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