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景观形成因素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中国植被分区 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 年均降水量360~500mm,年均气温低于0℃,极端最低气温-50℃;冬季寒冷晴燥少雪而漫长,温暖季节短。落叶松林、白桦林、樟子松林,蒙古栎林。 温带针阔混交林区 年均降水量600~900mm,年均气温1~8℃,气候温和湿润,冬季长夏季短。阔叶红松林为代表。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年均气温8~14℃。落叶林主要由槲树、辽东槲栎等优势树种组成,常绿林以油松和赤松为主,酸性棕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1000~2000mm,年均气温16~20℃;以青冈、石栎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以马尾松、杉木为主的常绿针叶林,毛竹林。 热带雨林、季雨林区 年均气温21~26℃,年降水量1200~2200mm,典型土壤为砖红壤。海边有红树林分布。 温带草原区 黑钙土和栗钙土上分布着以羊草和线叶菊为主的中旱生草原和草甸;在砂土上有稀疏的樟子松和榆树为主的疏林。 温带荒漠区 气候非常干燥,年降水量50~150mm或更少。梭梭柴、白沙蒿等在沙漠中;盐爪爪、白刺等生长在盐土荒漠上,河流两岸有胡杨林和沙枣分布。 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 海拔4000m以上,以高山嵩草、西藏嵩草为主的高山草甸;以紫花针茅和羽柱针茅为主的高寒草原。 中国植被分区 3.5 干扰 干扰是景观异质性的一个主要来源,既改变景观格局,同时又受景观格局的制约。干扰引起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等生物层次的非平衡特性,并在其结构形成以及动态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概念: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它改变或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组成和结构,改变生物系统的资源基础和环境状况。 干扰的类型 按产生源:自然干扰、人为干扰; 按发生的范围:小规模的细尺度干扰(小型干扰)、大规模的粗尺度干扰(大型干扰); 按功能:内部干扰、外部干扰; 按性质:破坏性干扰、增益性干扰。 常见的干扰现象 火干扰 放牧 土壤物理干扰 土壤施肥 践踏 外来物种入侵 人类干扰 干扰的性质 干扰具有多重性 干扰具有较大的相对性 干扰具有明显的尺度性 干扰是对生态演替过程的再调节 干扰具有不协调性 干扰在时空尺度上具有广泛性 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改变景观异质性:低强度的干扰可以增加景观异质性,而中、高强度的干扰则会降低景观的异质性。 改变景观破碎化,从而影响物种的生存。 影响景观的稳定性 改变景观中的物种多样性:适度干扰下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而在较低和较高频率的干扰作用下,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均趋于下降。(中度干扰假说) 热带雨林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尖峰山热带雨林 热带季雨林 热带荒漠 温带气候景观 温带气候景观 寒带气候景观 3.3 土壤因素 土壤:是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地球陆地的疏松表层。它能够给植物提供生长空间、矿质元素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场所。本身也是独立的生态系统。 中国土壤分布图 中国土壤分布图 纬度地带性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从温带到热带森林土壤分布: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赤红壤→砖红壤; 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从北到南:棕色针叶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赤红壤→砖红壤; 棕壤 棕壤 黄棕壤 红壤 黄壤 赤红壤 砖红壤 暗棕壤 棕色 针叶土 经度地带性 水分差异引起。我国温带内陆地区,由东向西: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灰漠土→棕漠土→戈壁大沙漠。 垂直地带性:随山体海拔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在一定高度内递增,超出一定高度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按海拔高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类型也呈垂直分布带的现象。 基带:山地基部与当地的地带性一致的土壤带。 建谱土带:垂直带中的主要土壤。 在相同或相似的地理位置,山体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土壤垂直带谱越完整。 中域分异:中形条件下,地带性土与非地带性土按不同部位呈现有规律的组合现象。 枝形:高原与山地丘陵区。因河谷发育,随水系的树枝状伸展。由地带性土、水成土、半成土组成。 扇形:不同土壤类型沿洪积——冲积扇呈有规律分布。上部物质粗,为地带性土,下部地下水升高出现草甸土。 盆形:以湖泊洼地为中心向周围所形成的土壤组合。如荒漠地带由山麓到盆地中心的荒漠土、草甸土、风沙土、盐土等。 微域分异:在小地形影响下,短距离内土种、变种,甚至土类和亚类既重复出现又依此更替的现象。 3.4植被因素 某个地区或地球表面所有生活植物的总体。包括自然生长的植物组成的自然植被以及人工经营和栽培管理的各种作物、林木组成的人工植被。 一个地区的植被就是该地区所有植物群落的总体。 1 、植被类型 森林(红树林、热带雨林、季雨林、热带疏林、热带稀树草原、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欧石楠灌木); 草原(黑钙土、栗钙土、棕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