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5 使用方法选择 3 除草剂选择作用原理 作物的根、草根在土层中处于不同深度,而以根能否吸收到药剂或吸收的多少而产生差别。 3.5.1 位差施药选择 作物种子、草种于土层中不同深度而和药剂接触上的差别。 3.5.1.2 根系位差 ——施于“非选剂”的选择性 3.5.1.1 种子位差 表土层草种才能萌发,可于播后苗前于地表施药杀死萌发期草种。 适于根吸收的或作用于根的药剂,如“津”、“隆”类。 可于深根作物田(果树、苜蓿)表土施药;玉米、大豆、棉花播于3-4cm以下,而于播前(机条播)、播后苗前施药。 3.5 使用方法选择 3.5.1 位差施药选择 于生长季节,利用作物和杂草茎叶高度上的差别,在覆盖密度许可的情况下只对杂草用药剂进行处理。 3.5.1.3 茎、叶位差 主要用于果园、橡胶园、林木园地等,而只对杂草茎叶处理。此法亦应用于高粱、玉米等高杆作物,甚至可小心地用于大豆、棉花等。 常用品种有“茅草枯”、“百草枯”、“草甘膦”等。 3.5 使用方法选择 3.5.2 时差施药选择 播前、播后苗前、栽植之前 3.5.2.1 种植间隙施药 一般用灭生性除草剂 选择对作物安全,对杂草有毒的时间施药。 常用品种有“五氯酚钠”、“百草枯”、“草甘膦”等土中易钝化或候种期短的药剂。 水稻插秧后,返青期已过,便为抗药期,此时杂草正处于敏感的萌发期;高杆作物结合中耕后施药。 3.5.2.2 避过作物对药剂的敏感期 3.5 使用方法选择 3.5.3 定位施药选择 压低喷头,调整喷雾角,可于玉米、高粱、大豆、棉花等田及园林施用。 3.5.3.1 定向喷雾法 只将药剂施于杂草上的选择性除草方法。 将喷头安装于罩内或罩外,均不施药于作物上。 3.5.3.2 保护罩喷雾法 本法主要指杂草高于作物的情况,而且主要用于小麦田防多年生杂草(茅草、芦苇等),主要用“草甘膦”、“茅草枯”。 3.5.3.3 位差涂药法(药绳法) 3.5 使用方法选择 3.5.4 利用药物保护选择性施药 ①安全剂(safeners),如活性炭 ②除草剂解毒剂(herbicide antidotes) 或曰作物保护剂(crop protectants) 萘二甲酐(NA)可防止甲草胺对高梁的伤害;R—25788处理土壤,可使玉米等作物避免灭草丹、丙草丹、草克死等的药害。 这些物质的应用,可使老品种安全使用,或扩大其使用范围,而经济、安全地使用于作物田 另外,抗除草剂作物品种的利用,也是在除草剂使用过程中得以选择的重要发展 第五章 农药选择作用原理 1 杀虫剂选择作用原理 2 杀菌剂选择作用原理 3 除草剂选择作用原理 1 杀虫剂选择作用原理 1.1杀虫剂在脊椎动物与 昆虫之间的选择作用 脊椎动物选择性比值(vetebrate selectivity ratio,VSR):杀虫剂对脊椎动物的毒性(LD50)与对昆虫的毒力(LD50)之比值。通常采用大鼠LD50(经口)/家蝇LD50(点滴)。 1.1.1 VSR及其意义 ①VSR是对急性毒性而言的,但对脊椎动物来 说,有时慢性毒性更重要; ②VSR是个相对值,而有时绝对值更重要; ③VSR值是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这和实际情况 存在较大差异; ④VSR值是以家蝇和大鼠作比较,家蝇和其他 脊椎动物的毒性比值可能相差很大。 VSR应用的局限性: 1.1.2 杀虫剂在脊椎动物和昆虫之间的选择机理 图 1 控制一个杀虫药剂作用动态过程图解 外阻隔层穿透差异;内阻隔层两种穿透差异 1.1.2.1 穿透作用的差异 外阻隔层穿透差异 外阻隔层穿透包括对表皮、肠和气管的穿透。 对表皮穿透的差异是造成选择作用的一个因素。 脊椎动物皮肤特点:柔软,主要由角蛋白组成,湿润多毛; 昆虫体壁组织结构特点:坚硬,主要由几丁质组成,一般有油脂、微小毛刺等。 表皮穿透差异的主要原因: ①昆虫单位体重的表面积(体躯总面积/体重)比哺乳动物大得多,与人相比,这个值大约是100倍; ②昆虫表皮是疏水性的,非极性的,现代杀虫剂绝大多数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因而容易穿透。特别是昆虫体壁特有的几丁质,对很多杀虫剂都有很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