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和工会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8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这次游行活动得到了芝加哥纺织工人、制鞋工人、房屋装修工人 的支持。 5月3日,警察向罢工的人群开火,打死打伤4人。这场斗争虽然被镇压了,但其意义却十分深远。 此后,由于各国工人阶级的团结和不断斗争,终于赢得了8小时工作制。为了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 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议得到了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到1918年。1918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49年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3.1 劳动者 一、劳动者的概念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劳动者作出了不同的定义。 从劳动法的角度讲,广义上的劳动者是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劳动获得合法收入作为生活资料来源的公民。狭义上的劳动者仅指劳动法规定的能够参加劳动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能够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独立给付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其中包括我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是指在现代产业社会中受雇于他人,以工资收入为基本生活来源的体力和脑力工作者。 在我国,作为劳动关系一方当事人的劳动者,是指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的自然人,常常被称为“职工”、“工人”或“雇员”等。 二、劳动者资格的获得条件 1、年龄条件 我国《劳动法》规定,公民的最低就业年龄是16周岁。对可能危害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或道德的职业或工作,《劳动法》规定不应低于18周岁。如《劳动法》禁止不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危险作业。另《劳动法》规定,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与劳动年龄相关的还有劳动年龄的上限问题。 2、劳动能力条件 (1)劳动者必须具有劳动能力,而且,对于一些特定的行业,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还必须满足该行业的特殊要求; (2)特定劳动关系中的劳动只能由劳动者本人实施。在实践中,“顶替”劳动的现象时有发生,往往导致劳动纠纷不好处理; (3)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还应当包括劳动者必须具备行为自由; (4)我国法律对劳动者的国籍没有限制性的规定。 三、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 个体劳权—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社会保险权;劳动安全卫生权;职业培训权;劳动争议提请处理权。 集体劳权—团结权;集体谈判权;民主参与权;集体争议权。 2、义务 完成劳动任务的义务;提高劳动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忠实的义务; 四、劳动者阶层的现状 1、劳动者阶层的发展趋向 从经济关系看,劳动者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阶层; 从社会关系看,劳动者阶层形成的体现,主要是劳动者社会关系中的有了自己的独立的身份地位,有自己的社会经济、政治要求和主张,以及相关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 从法律关系看,劳动者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主要是法律规定了劳动者的社会身份、地位和权利。 从发展趋势看,与计划经济时代不同的,独立、自主的,成为经济、政治、法律、社会主体的劳动者阶层正在形成,就我国劳动者的现状来看,劳动者还仍然处于这一历史转变和历史过渡之中,还尚未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下的成熟的社会阶层。 1、世界工会的发展史 最早产生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 工会组织的快速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 1871年英国颁布的《工会法》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保护工会法律地位为宗旨的工会法。 2、我国工会运动的发展史 中国的工会出现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工会有了较大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工会有了自己的领导者。 1948年,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成立 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劳动者参加和组织工会,工会以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代表的身份来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以使劳动关系更加稳定和协调,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案例:工会是否有权要求企业履行集体合同? 某棉纺集团现有职工3246人,先后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2001年9月5日,棉纺集团与工会签订集体合同,并于9月29日通过了劳动行政部门的审查。该集体合同中规定:“公司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员工办理社会统筹保险,并暗示足额缴纳养老、工伤、生育、失业等保险费。工会有权监督,并向职工定期公开。”棉纺集团每月从职工工资中按规定扣除了个人应缴纳的社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