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抢救流程规范 海南省干部疗养院 内容 临床抢救原则 CPR技术规范 除颤仪的使用 临床抢救情景模拟及抢救人员定位图 尸体护理 临床抢救原则 参加抢救的人员应技术优良、责任心强、反应灵敏、动作快捷、能够胜任急救又能服从指挥、配合工作的医生和护士。 医护人员要各就各位、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有组织、有秩序、有顺序地实施复苏措施。 指挥者应站在靠近病人上胸部的一侧,既能清除的观察监护仪和复苏情况,又有利于抢救工作的进行。 护理人员不能慌张、忙乱,应保持稳重,这样可以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安慰及安全感。 抢救场所必须空气流通,确保安静和抢救设备放置,指令与回答不受环境干扰,表达方式应当非常清晰和准确。 评估意识 迅速判断患者神志是否清醒,可以采用呼喊、轻拍或者轻摇患者,刺激患者观察其有无躯体活动、四肢活动、咳嗽或其他反应来做出判断。 心脏呼吸骤停的判断 意识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停止 皮肤发绀 评估呼吸及脉搏 呼吸及脉搏的评估应该同时进行。看、听、感觉和触摸颈动脉搏动可以同步实施,迅速做出判断,整个过程应在10秒钟以内完成。 触摸大动脉搏动的方法 颈动脉在喉结旁向左或向右2~3cm。 单侧触摸、力度适中、时间﹤5秒钟。 开放气道 快速将床头挡板挪开,将患者置于复苏体位,即让患者仰卧于平坦、坚实的平面上,头颈与躯干保持一线,头部不能高于心脏的位置,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 气道处理的原则是使用各种手段及时有效地解除呼吸道梗阻而使气道开放。对于专业医务工作人员,当没有证据表明心脏骤停的患者头颈部存在外伤时,仍然应该使用仰头举颏法或仰面抬颈开放气道。若已经有证据显示或疑及患者有头颈部外伤并且累及颈段脊柱可能时,则应该优先选用推举下颌法以开通气道。 开放气道的方式 仰头举颏法 仰面抬颈法 双手抬下颌法(针对于明确或怀疑颈部外伤者) 正确的按压技术 按压位置:胸骨与两乳头连线的交点。 按压频率:目前推荐频率为≥100次/min 肘固定,臂伸直,两肩的位置正对手以使每次胸部按压垂直向下作用于胸骨。 在正常体型的成人,胸骨应该下压约5cm。按压有效时,能够在颈动脉或股动脉触到搏动,或可监测到经皮血氧饱和度波形。 胸部按压压力消除后使血液流入胸部和心脏。在每次按压后必须使压力完全消除,使胸恢复到正常位置。当按压-放松周期比例为50%时动脉压最大。 双手不应离开胸壁,也不应以任何方式改变位置,否则会失去正确的手位。 胸外心脏按压的一些问题 中间换人:有多个复苏者时,应2分钟换人一次,换人时间<5秒,换人的目的是防止疲劳所致效率下降。 按压和呼吸的配合:10~12次/分的通气频率,100次/分的不间断的胸部按压(按压/通气为15/1或30/2),按压和通气不需要同步。 病人的评估:每做5个循环的按压和通气(约2分钟)重新评估病人。 按压的并发症:肋骨或胸骨骨折,骨软骨交界分离,甚至损伤肺、胸膜及心脏。 CPR注意事项 复苏顺序:开放气道(airway),人工通气(breathing)和人工循环(circulation),药物治疗(drug)简称为ABCD。最新的抢救指南将抢救顺序改为CABD 心脏按压与通气比:30:2 按压深度:在正常体型的成人,胸骨应该下压约5cm。此时能够在颈动脉或股动脉触到搏动,或可监测到经皮血氧饱和度波形。 按压频率:100次/分 通气频率:10-12次/分 通气量:500-600ml/次 双相波电除颤 清除胸壁杂物,包括电极片 能量选择:150J-200J,也可以直接选择200J。根据医嘱来执行。 一次除颤不成功应继续CPR,5个30:2回合后,再行第二次除颤。 除颤过程中远离床边 双相电除颤操作步骤 操作者双手干燥,足与地面绝缘 患者去枕平卧与床上,敞开胸部 打开除颤仪电源,正确连接导联,判断心电图 选择同步或非同步除颤方式 选择除颤能量 双相除颤仪的能量选择为第一次150J或200J,不成功者继续CPR,5个回合后据医嘱行下一次除颤,除颤间隔不应<1min。 涂导电胶并正确放置电极板 左手电极板置于患者右侧锁骨下锁中线,右手电极板置于患者心前区(电极板中心位于左腋前线第五肋间),避开乳头。 充电 双相电除颤操作步骤 放电 放电前操作者应声明,请其他人员离开床单位,并断开其他不必需的仪器(如监护室中央监护仪),以防工作人员或仪器遭电击。放电时双手同时按下放电键,并向下施以10kg左右的压力,直到接触灯由红到绿,是电极板和皮肤贴合紧密。 观察患者心电图,判断除颤是否成功。 检查患者皮肤是否灼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