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规则变迁基本内容讲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投资规则变迁基本内容、影响及中国对策 第一部分——国际投资规则的主要形式 第二部分——国际投资规则的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国际投资规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部分——中国在应对国际投资规则变化应对对策 第一部分——国际投资规则的主要形式 国际投资规则是国家间为促进和保护国际投资而确立缔约方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制定。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演变,国际投资规则逐渐形成了当前一个缺乏综合性全球多边投资协定,而以双边投资协定(BIT)、特惠贸易与投资协定(PTIA)为主体的双边、区域和多边投资协定共存的规则体系。截至2012年年底,国际投资协定总计3196项,其中双边投资协定已经达到2857项,其他协定达到339项( WIR,2013)。 (一)双边投资协定(bilateral investmenttreaties,BIT) 双边投资协定是资本输出国与资本输入国之间签订的以保护和促进国际投资与维护健康的投资环境为目的的专门性投资条约。其核心内容一直是国际投资规则的主流,典型双边投资协定的条款主要涉及外国投资的范围和定义、准入和开业、开业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公平和平等待遇、征收后的补偿、资金的自由转移及资本和利润的汇回以及国家和国家之间、国家与投资者之间争端解决条款。 从历史来看,双边投资协定主流模式有两种:美式双边投资协定(美式BIT)和欧式双边投资协定(欧式BIT),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双边投资协定以欧式BIT为主流模式,以强调投资保护为中心目标。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后,追求投资自由化成为国际投资立法的新目标,其主流模式为美式BIT。与欧式BIT相比,美式BIT的门槛更高,提倡投资准入自由化,对外资的保护要求更高。 (二)区域投资协定 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一个全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投资规则,作为多边投资协定的一种补充和过渡形式,近年来区域投资协定发展空前活跃。区域投资协定是指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协调成员国之间的投资活动而签订的区域性多边条约。其内容主要涉及投资政策自由化、待遇标准、与外国投资者经营相关的问题(如不正当支付、限制性商业惯例、信息公开、转移定价、环境保护、就业和劳资关系等)等。 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投资协定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欧盟投资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南锥体共同市场投资促进和投资保护协议草案》。 (三)多边投资协定(multilateral agreement on investment,MAI) 多边投资协定是一项以开放市场为目的的、大力推进投资自由化进程和开放市场与投资保护两个侧重点相结合的多边投资协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虽然为建立一个全面的多边投资规则进行不懈努力,但与双边和区域投资协定相比,多边投资协定发展缓慢。其中不乏失败的例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提出的《跨国公司行为守则》(1982年)和经济合作组织(OECD)起草的《多边投资协定》(1995~1998年)。也有一些生效的多边投资协定,如世界银行通过的《外国直接投资待遇指南》(1992年)和《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1965年)为投资争端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全面和便利的框架,国际劳工组织制订的《关于跨国公司和社会政策的三方原则宣言》(1977)涉及了一系列有关劳工问题;世界银行通过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1985)通过以多边的方式补充了国家和区域投资担保,加强了FDI的法律安全性。 (四)双边、区域及多边投资协定比较 1.双边投资协定作为当前国际投资规则最主要的形式,与区域、多边投资协定相比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仅仅涉及两个国家,即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因此在谈判内容上较区域或多边投资协定更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协定签订速度快。 第二,由于双边投资协定只需要考虑缔约双方的利益,相比区域、多边投资协定要调和平衡多方利益而言,双边投资协定更容易达成和管理。 第三,双边投资协定最重要的特点是谈判内容针对性强,符合双方的特定情况和相互利益。 双边投资协定虽然容易达成,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众多双边协定内容重叠甚至互相冲突,错综复杂,导致国际投资规则管理混乱,不能给投资者提供稳定的、标准化的、可预见性的政策信号,也很难解决国家间的投资争议。 第二,协定所关注的问题往往过于集中,缺乏对投资者一方的制约,比如很少有双边投资条约对投资者在雇佣劳资关系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义务作出具体明确而充分的规定,其结果仍然需要通过别的途径制定规则对投资者(主要是跨国公司)的行为加以规范。 第三,构建全面的双边投资协定网络,不但数目庞大,而且耗费大量的签署成本和实施成本,势必加重各国管理双边投资协定的负担,推高协定的执行成本。 第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