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何克小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缕忠魂归何处 乔治.何克的中国情怀 从影片《黄石的孩子》说起 2008年,由中国、澳大利亚、德国联合拍摄的抗战题材电影《黄石的孩子》在全国公映,影片讲述了一个英国青年带领60个中国孩子所经历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逃亡之旅,其中英国青年的原型就是乔治.何克。 电影《黄石的孩子》海报 电影《黄石的孩子》海报 《黄石的孩子》应为《双石的孩子》 此片是根据资深记者詹姆斯.麦克曼纽斯的小说《洋鬼子:乔治.何克的生平和传奇》改编成的剧本。当年小说作者在听到这个故事时,因英语发音的缘故,误将“Shuang”译成了“Huang”,于是就有了“The Children of Huangshi”,最后变成了今天的《黄石的孩子》。故而,此片所反映的历史与湖北黄石毫无关联。 乔治.何克小传 乔治.何克于1915年2月26日生于英国的哈本登,幼时曾在瑞士上学,1937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其后离英作环球旅行,于1938年初抵达上海,决定留华考察中国社会。他以美国合众社自由撰稿记者身份,经美国友人史沫特莱介绍,并由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安排到延安和晋察冀边区采访,会见了朱德和聂荣臻。受中国革命精神鼓舞,著有《我看到了新中国》一书,热情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真实情况。 何克于1938年夏在武汉结识“工合”创办人路易.艾黎,1939年去陕西宝鸡志愿参加西北“工合”办事处工作,1941年艾黎推荐他任陕西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校长。何克治校有方,以身作则,艰苦奋斗,被学校师生和当地百姓视为亲人。他还收养了中共地下党员遗散在宝鸡的四个孩子。在主持甘肃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工作期间,因患破伤风不幸于1945年7月22日逝世,时年30岁。 何克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为培黎学校和“工合”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始终同中国人民患难与共,表现了崇高的国际主义献身精神! 甘肃山丹培黎学校何克与艾黎塑像 何克身穿工作服的照片 何克与聂荣臻将军的合影 何克在拥蒋抗日大会上演讲 何克与八路军在一起 何克与八路军一起分析战争形势 乔治.何克宣传画 坚守中国战区的记者 时间:1938年2月至1939年秋 地点:上海、武汉、西安、延安、晋察冀边区 人物:姑姑、史沫特莱、凯瑟琳.霍尔、聂荣臻 媒体:《曼彻斯特卫报》、美国合众国际新闻社 事件:武汉保卫战、何克自己身患伤寒 作品:《最后的火车》、开始写作《黄河观察》 为工合运动四处奔波 时间:1939年秋至1944年11月 地点:宝鸡、兰州、洛阳、西安、汉中、重庆 人物:艾黎 媒体:美国《时代》杂志、《新政治家》 事件:1.撰写各地合作社发展报告 2.在杂志上发文章替工合宣传 3.1941年就任重庆工合总部检察官 4.1942年3月就任双石铺培黎学校第八任 校长 作品:《从汽车看中国》 “小长征”实现“大迁徙” 时间:1944年11月至1945年3月10日 事件:由于战事日益吃紧,为避免遭日军袭击,特将培黎学校由陕西凤县双石铺迁至甘肃山丹,此次迁徙历时四月有余,辗转约一千二百公里,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1944年11月底出发,于12月25日(圣诞节)抵达山丹;第二次在1945年1月20日出发,于3月10日抵达山丹。 “我的一切都留给学校” 时间:1945年3月10日至1945年7月22日 事件:何克带领师生们历时3个月在新地方建起了新学校。然而,就在何克历经艰辛,在荒漠戈壁为学校点燃希望的时候,意外发生了。1945年7月中旬的某一天,何克和孩子们一起打篮球时,穿露趾麻凉鞋的脚在石头上绊了一下,脚趾受了伤,由此感染了破伤风,在那个缺医少药的环境下,何克于1945年7月22日去世,临终前,他在纸上写了“我的一切都留给学校”几个字。 何克的身后事 20年后,何克的母亲凯瑟琳将自己保存的儿子的全部信件交给艾黎,希望他能为儿子写一本书。自从何克去世,艾黎一直自责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旧屋子的泥土地会感染细菌,为什么没有预备血清疫苗,为什么没有早早发现......他一直不知道要怎样安慰远方那位一直等着儿子回家的母亲。所以,对凯瑟琳的心愿,艾黎欣然答应帮她实现。这就是艾黎后来写成的《Fruition》中文译名叫《从牛津到山丹—乔治.何克的故事》。 何克的身后事 20年后,何克的母亲凯瑟琳将自己保存的儿子的全部信件交给艾黎,希望他能为儿子写一本书。自从何克去世,艾黎一直自责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旧屋子的泥土地会感染细菌,为什么没有预备血清疫苗,为什么没有早早发现......他一直不知道要怎样安慰远方那位一直等着儿子回家的母亲。所以,对凯瑟琳的心愿,艾黎欣然答应帮她实现。这就是艾黎后来写成的《Fruition》中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