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弱势群体现状与帮困救助对策
PAGE
PAGE 3
农村弱势群体现状与帮困救助对策
亭林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朱小弟
二○○六年九月十八日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自治化、生态环境优化的持续性过程,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其中解决好弱势群体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就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与救助对策作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与产生的原因
农村弱势群体是指目前在我国农村社会结构中,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标准,需要国家、社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主要包括两个类型: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主要是由生理上的缺陷或生理的衰老所引起,这类人群的贫困问题主要由政府、社会有关机构通过救济等方式去解决;社会性弱势群体是由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个人因素所引起,这类人群的贫困问题只能通过政府扶持、政策调整、提高个人素质的途径去解决。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
以亭林镇为例,有以下几类:
1、低保对象:年人均收入低于2560元的农村贫困户,全镇有382户、1020人;月人均收入低于320元的城镇低保对象,有511户、766人。
2、城镇失业协保人员132人;
3、残疾人:全镇有持证残疾人1444人,其中重残无业人员276人。
4、老年人:全镇60岁以上的老年人10907人,其中90岁以上老人121人;农村五保户39人。
5、优抚对象:重点优抚对象70人,60周岁以上农村户籍退伍军人198人。
农村弱势群体的产生,既有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等外在方面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的原因。大部分农村弱势群体由于种种原因,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陈旧,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导致其不愿意或者难以接受新生事物,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同时,农村弱势群体家庭又普遍存在劳动力缺乏、劳动力质量不高、发展生产的资金缺乏等困难,这又在客观上限制了农村弱势群体自力更生,自我发展。
2、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农村弱势群体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能力薄弱,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外出务工难,家庭经营开展难,只能从事效益低下的种植业和零星养殖业,增加收入的难度大,使其弱势程度不断加深;同时,由于资金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大大降低,形成贫困-低学历-再贫困的恶性循环,使弱势群体家庭难以摆脱弱势地位。
3、偶然因素成为农村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据调查,在农村弱势群体中,因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各种残疾、生大病重病和自然灾害等偶然因素致贫的约占农村弱势群体的50%以上。
总体而言,农村弱势群体是经济落后的历史延续,是长期以来、甚至是几代人以来,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导致家庭经济状况积弱难返的结果。
二、农村帮困救助体系的建立与存在的不足
相对于其他省市,上海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起步较早,且救助面也较广。随着新农村、新郊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帮困救助体系将日益完善,救助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建立并相对比较规范的有城乡低保救助、大病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和重残无业人员生活补助以及高龄老人养老金补助等。去年,仅亭林镇全年发放的各类救助金就近500万元。
尽管如此,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农村帮困救助机制不够完善,加上农村人口众多而补贴经费又相对不足,使农村弱势群体中的不少人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已经成为亭林乃至金山当今一个日益凸显的重要问题。
目前,农村帮困救助机制存在的不足方面可归纳为:
1、“低保制度”中的新难题。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本意在于保障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然而当城乡低保制度的外延不断扩大,将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问题都纳入其实施范围时,潜在的问题就逐渐凸现出来。集中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助长了“福利依赖”。与城乡低保制度相配套的政策越多,低保制度的吸引力就越大,导致一部分处于低保标准边缘的人受到刺激,千方百计要求进入低保行列;另一方面,目前已经享受低保待遇的困难群体就业的积极性下降。本来城乡低保户与边缘户的生活境遇就是数元数十元之别,随着低保“含金量”的不断增加,他们之间生活水平的差异随之拉大,由此造成居民之间、干群之间的关系紧张甚至可能发生冲突,直接威胁社会的稳定,这就违背了低保制度设计的初衷,同时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并造成了资源分配中新的不公平。
2、医疗救助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7辑(总第18辑).pdf VIP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4辑(总第15辑).pdf VIP
- GB/T 18998.5-2022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 第5部分:系统适用性.pdf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8辑.总第19辑.pdf VIP
- 急诊危重症护理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pdf
- 新解读《DL_T 2765—2024输变电工程逻辑模型规范》最新解读.docx VIP
- 2025年锅炉水处理作业G3证理论考试笔试试题(400题)含答案.docx VIP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9辑.总第20辑.pdf VIP
- 房地产开发重要节点及流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