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光镊与载药微泡的细胞自动化微作业系统 B.I.D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大 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of China 生物医学信息与器械研究中心 USTC-BID 董二宝 2012-11-13 研究背景 光镊、微探针、微流体芯片等对细胞进行微纳操作 光学显微、微传感器、膜片钳等对细胞形态、力学、电学等特性进行测量 机器人技术-系统集成 基于光镊与载药微泡的细胞自动化微作业系统 融微纳操作-精密测量-实时调控于一体的 细胞自动化微作业系统 研究目标 利用机器人技术,基于光镊微操作平台,搭建细胞自动化微操作系统。 利用可激发载药微泡,探究干细胞/癌细胞等的定向分化、趋化迁移、药物定点释放特征及其作用机制。 基于单/多细胞迁移行为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探索细胞间的信号传导与相互作用机理。 光镊平台及其自动控制系统 基于微流体芯片的细胞微作业 细胞自动化微操作系统构成 光镊平台、倒置显微镜、三坐标精密平台、微流体芯片、含趋化因子的可激发载药微泡、图像处理与多细胞路径规划及导航控制系统等 平台搭建 科大物理系激光生物学实验室有几台光镊设备,并在生命楼搭建了一套更精密的光镊系统。→合作共建or委托搭建 科大微纳中心可制作微流体芯片,BME中心也购置了亚微米精度的三维雕刻机。 司廷老师已建立载药微泡的制备平台。 物理系优势:光学系统搭建→面向关键技术 我们的优势:光机电控算一体化→面向需求牵引的设备集成 研究团队 科大BME团队: 徐晓嵘、张世武、许旻、董二宝 鞠涛、牛福洲、宦智杰、杨润怀 香港城市大学BME: Prof. 孙东,Prof. 李友福 合肥工业大学生化专业: Dr. 胡繁 香港合作方的研究课题: 造血干细胞的迁移控制研究 香港合作方与科大苏州研究院已开展了研究工作 理论建模、仿真分析、实验研究 我们拟开展的课题1: 乳腺癌细胞的迁移控制研究 西方国家每年约有4万人死于乳腺癌,85%因转移到骨 淋巴结、骨髓、肺、肝、骨等会释放趋化因子(配体)CXCL12 该趋化因子的受体CXCR4 在正常的乳腺上皮细胞并不表达,但在乳腺癌细胞却频繁表达 癌细胞会沿着趋化因子的浓度梯度迁移 Chemokine and Receptor Chemokine receptors CXCR4 and CCR7 on breast cancer cells were associated with dissemination to bone that produced high levels of the specific CHEMOKINES (CXCL12/SDF-1alpha CCL21/6Ckine) (Dranoff , 2004; Muller, A. et al. 2001) 细胞的光镊捕获与迁移控制原理 光镊捕获载有趋化因子的微泡 微泡释放趋化因子引导细胞趋化 光镊带动微纳颗粒运动,调控细胞迁移行为 乳腺癌细胞迁移控制实验研究 从ATCC公司购买乳腺癌细胞MCF-7 进行培养; 将趋化因子CXCL12包裹入微泡; 通过光镊控制微泡在癌细胞周围的分布,激发微泡释放趋化因子,产生特定浓度梯度; 在具有细胞培养系统的显微镜下记录MCF-7 迁移行为; 迁移行为分析,量化描述迁移与趋化因子浓度梯度(微泡数量)的关系。 课题2:乳腺癌癌细胞“诱捕疗法”设想 将趋化因子CRCL12、抗癌药物分两层包裹进微泡,趋化因子呈缓释 静脉注射微泡,部分微泡到达病灶 癌细胞趋向微泡迁移,在微泡周围汇集 激发微泡,抗癌药物直接作用于已迁移的癌细胞 作用:通过“诱捕”阻断癌细胞的转移 Q A Good afternoon, Respected leaders and guests. I am very glad to introduce som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our laboratory — The Intelligent Mechanism and Robotics Laboratory. * Good afternoon, Respected leaders and guests. I am very glad to introduce som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our laboratory — The Intelligent Mechanism and Robotics Laboratory.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