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节日发展态势和管控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网络节日发展态势和管控对策

PAGE PAGE 12 全文发表于 2013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会展经济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9月 我国网络节日的发展态势和管控对策 张玉明 【摘 要】网络节日是依托网络在虚拟世界里创设的节日,是在互联网上开发的一种文化产品。当前,网络节日的发展态势是:创设方法多种多样而不拘一格、数量越来越多且间隔缩短、普遍缺乏内涵而重在搞笑逗乐、导向差异明显呈高低格局。管控对策是:规范创设以避免内外矛盾、控制总量以避免泛滥成灾;丰富内涵以避免浮躁幼稚、把握导向以实现寓教于乐。 【关键字】网络节日,发展态势,管控对策 网络节日是依托日益发达、全面渗透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在虚拟世界里创设的节日,是在互联网上开发的一种文化产品。在我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在高校出现“光棍节”和“女生节”之后,各式各样的网络节日犹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并呈现出创设方法多种多样、孕育时间更短更快、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导向多元分化等趋势,不可避免的引发了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创设态势与管控对策 (一)创设态势:方法多种多样而不拘一格 网络节日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跨越数字和字母、中文和英文、普通话和方言,综合了谐音、象形、拆分、组合,确实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人为造节和人为编节的草根智慧。 1.数字谐音造节法和数字象形造节法 5月20日谐音“我爱你”,创设为“网络情人节”;9月12日谐音“就要爱”,创设为“示爱节”;5月27日谐音“我爱妻”,创设为“爱妻日”,8月8日谐音“爸爸”,创设为“爸爸节”;广东方言中的“摆一摆”(到处说说,传播话题)谐音“八一八”,8月18日则被创设为“八卦节”(意为扒一扒某人某事)。阿拉伯数字1像一根光溜溜的棍子,在汉语中光棍指未婚且无女友的单身汉,由此把11月11日创设为 “光棍节”(单身节)。 2.字形拆分组合造节法和汉字英译象形造节法 汉字“萌”可以拆分为“十月十日”,可用于称赞乖巧的女生,由此将10月10日定位为该类女生的“萌”节。汉语“萝莉”的英语拼写“loli”与阿拉伯数字10和11非常相似,因此10月11日便被命名为可爱女生的“萝莉节”。 3.方言 HYPERLINK /wiki/%E6%BC%94%E5%8C%96/ 演化造节法 东北方言中的“二”是一个 HYPERLINK /wiki/%E8%B4%AC%E4%B9%89%E8%AF%8D/ 贬义词,指人做事鲁莽、做作、头脑简单、愚钝等,由此把包括多个“2”的日子创设为“最囧节”。如2011年2月22日和2011年12月22日,后者恰逢农历正月二十,星期二,共有六个2。 4.其他造节法 包括借用法、改造法、颠倒法等。借用圆周率前三位数字将3月14日设计为“派节”、依据年轻女孩的意愿把三月七日改造为“女生节”(因为妇女不好听,所以比妇女节提前一天);依据男性的意愿把三八妇女节颠倒过来创设出8月3日“男人节”(也叫“八三妇男节”)。 (二)管控对策:规范创设以避免内外矛盾 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网络节日创设方法以代表着草根智慧而得到赞同者的认可和很多网民的追捧,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浮躁、幼稚、欠严谨等问题,引发了内外矛盾,受到否定者的批评和部分网民的质疑。必须规范创设。 1.规范创设以避免内部矛盾 内部矛盾指先后创设或用不同方法创设的网络节日自身的矛盾。 首先,按照数字谐音造节法,“网络情人节”、“示爱节”、“爱妻日”等当中的阿拉伯数字“2”都代表爱,按照方言 HYPERLINK /wiki/%E6%BC%94%E5%8C%96/ 演化造节法,“最囧节”当中的阿拉伯数字“2”却代表囧。囧是古代汉语常用字“冏”的衍生字,在现代汉语中属生僻字。其原意是“明亮、光明”,近年通过网络被网友们赋予了完全不同的“郁闷、悲伤、无奈、尴尬”之意,多用来指代行为人做事鲁莽、做作、头脑简单、愚钝、傻帽、很不给力等。但网友一般不用它来骂人,更多的是借机自嘲或者调侃朋友或同事。也许是由于一种颠覆性的改造和创新运用、也许是代表和反映了多数网民的某种情绪,“囧”字居然奇迹般的迅速为人们所接受,很快流行开来并成为一种时髦和时尚,成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问题的症结在于,“2”到底代表什么,需要做出决定。 其次,按照网络节日依托的数字游戏方法(谐音、象形、颠倒等)类推,可以把3月8日“国际妇女节”和8月3日“男人节”相加,得到的是四个1,即“妇女节+男人节=光棍节”。对此,网民尖锐批评,曰足以令“全球囧囧”。 再次,按照数字谐音造节法类推,“八卦节”的数字818谐音“发要发”,大吉大利。还有,9月12日谐音“就要爱”成为“示爱节”,9月13日谐音“就要散”定为“分手节”,而9月14日则谐音“就要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