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大豆发展现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基因大豆发展现状 摘要:大豆起源于中国,不仅是人类主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性蛋白来源,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我国粮食安全及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与玉米、水稻等禾谷类作物相比,大豆绝对产量很低,如按能量转换计算,大豆产量只有玉米的1/3,加上大田除草等工作量大,导致大豆比较效益低,制约大豆生产。育种工作者利用杂交、诱变等手段已培育大量优良新品种,但进步相对较慢,不能满足人类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需求。但大豆生产受病、虫害和干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产量很不稳定,虽然常规育种技术在抗性品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物种间杂交不亲和性及与不良性状连锁等因素影响而难以利用, 使常规育种受到了限制,因此,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可以打破生物之间的界限来实现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因而可按照人类预先设计来改造生物,成为解决农业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大豆比其它作物在遗传操作技术的某些方面难度较大,但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豆的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80年代以来,已分别建起细胞、组织和原生质体水平的植株再生体系。 关键词:转基因大豆 外源基因 遗传转化方法 1转基因大豆类别 1.1抗虫转基因大豆 农作物害虫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在世界范围内,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农作物总收获量的13%,每年大约损失数千亿美元大豆生育期间受害虫侵害严重,常给大豆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大量喷施化学杀虫剂,不仅会增强害虫的抗药性,使益虫及其它生态区系遭受破坏,而且严重污染环境,提高生产成本,破坏生态平衡。常规的育种时限较长,但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可缩短时限,并且局限性小。抗虫转基因研究涉及到来自苏云金杆菌的Bt基因和豇豆胰蛋白酶基因。 1.1.1含苏云金杆菌的Bt基因的转基因大豆 Bt基因是苏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杀虫结晶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ICP)基因的简称,ICP通常以原毒素的形式存在,当昆虫取食ICP后,在昆虫的消化道内,原毒素被活化,转型为毒性多肽分子。活化的ICP与昆虫肠道上皮细胞上面的特异性结合蛋白结合, 结合以后,ICP全部或部分嵌合于细胞膜中,使细胞产生一些孔道,从而导致细胞由于渗透平衡被破坏而破裂。伴随着上述过程,昆虫将停止进食,最终导致死亡。 我国的大豆外源抗虫基因研究起步晚,发展比较慢。1997年,徐香玲等以Ti质粒为介导,将Pkt54B7C5质粒上的Btk-D内毒素蛋白基因导入东北大豆/黑农370、/黑农390等品种。采用多种外植体和感染方法,从胚轴和子叶节诱导出丛生芽和再生植株[1]。1999年,苏彦辉等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erliner)杀虫晶体蛋白(Bt)基因和葡糖苷酸酶(GUS)基因通过基因枪轰击和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 et Townsend) Conn)介导转入大豆(Glycine max(L.) Merr.),诱导大豆转基因植株再生[2]。 1.1.2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转化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是天然的抗虫物质。与苏云金杆菌毒蛋白相比,具有抗虫谱广,对人无副作用以及害虫不易产生耐受性等优点。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是由设在尼日利亚的国际热带作物研究所(òTA)从几千份豇豆资源材料中筛选得到的一份抗豆象蝉材料-TAu2027中得到的。它是由约8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产物可抑制昆虫消化道中的消化酶,使昆虫取食后不能演化吸收营养物质而饿死。 1.2抗病转基因大豆 1.2.1CP基因 CP基因是指病毒外壳蛋白(virus coat pro-tein)基因,外源的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后,可使植物细胞获得保护作用,减少发病或延缓发病。大豆在我国北方由于花叶病毒的危害,严重影响产量(可减产10一17%)与质量(褐斑粒)。大豆的抗花叶病毒是属于马铃薯y 组病毒的一个成员,两者具有同源性。 1993年,徐香玲和刘伟华用的表达载体为PBCY 一401 ,带有NPT五和PvY一CP基因,用发恨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R1000(pRiA4b)作为受体[3]。 1.2.2几丁质酶 几丁质酶(chitinase)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为单基因编码,具有降解几丁质的作用.由于许多危害植物的病原真菌的细胞壁主要成份之一是几丁质,而植物中还未发现几丁质的底物,所以,几丁质酶在防御病原菌侵害中具有重要作用。病原真菌细胞壁中几丁质的降解,不仅破坏细胞新物质的沉积,致使病原体死亡,而且产生的细胞壁碎片具有诱导物作用,从而刺激寄主植物的抗病反应。 徐香玲等以大豆下胚轴为外植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将几丁质酶基因转入大豆,并得到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