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主线,立足文化生活的“喜”与“忧”,从宏观和微观阐述了先进文化建设的措施和意义。所谓宏观就是立足社会发展、社会环境、精神文明建设等分析文化建设的措施和意义。所谓微观就是立足公民个人,从公民文化权益保障、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分析具体措施和意义。 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本单元属于全书的落脚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阐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任务。本课时重在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性,即当前我国文化生活中还存在着令人忧虑的文化现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不会自行退出舞台。立足教材结构,必须立足文化环境净化,认识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的关系。 3.本课时主要强调文化环境的净化,所以复习时要把握以下热点材料: ①结合国家文化整治行动,认识文化环境净化的意义和措施。 ②结合社会文化现状,区分腐朽文化与落后文化及解决措施。 ③结合当前基层文化建设,认识大众文化的表现和发展意义。 ④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分析文化环境整治对人的影响。 〖重点理论〗 一个比较→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一个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 两个要求→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两种现象→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三个概念→大众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速记图表〗 考点一、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1、文化生活多样化的原因 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也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根本原因) 具体说来: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②大众传媒的发展。③市场经济发展。④还有人自身的差别 考点一、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把握一个关键问题: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与引导的措施(时政) (1)加强文化市场法制建设,为管理提供法律保障。要从“依法治文”的要求出发,充分认识文化市场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做好文化市场相关法律的立法工作。 (2)明确主体职责,强化管理职能。对文化市场来说,履行监督管理职能的政府的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应明确权责,加强监管。 (3)建设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机制,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4)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健全监督管理体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对文化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逐步建立以政府监管为主导,以社会监管为辅助,多种监管途径和方法相结合的文化市场监督管理新机制,进一步完善“依法治文”的文化市场监督管理新体系。 注意以下几点 (1)要正确把握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人们文化生活影响的双重性。 影响:一方面,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2)文化市场出现的忧虑现象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的结果。但不能将它们看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问题的出现不在于是否发展市场经济,而在于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性和有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监管调控的力度。 (2010年高考山东卷23)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 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解答本题要抓住“文化消费时”的关键词,即公民个人如何做,依据学过的知识,不难选出①④。②说法错误,③是国家、企业的做法。 (2012年高考江苏卷)穿越剧以“穿越”的手法演绎历史,满足了不少人的欣赏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以“穿越”的方式解读历史也引来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评。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 A. 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 B. 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 C. 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D.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通过材料可以看出,“穿越”的手法虽然他们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是受到社会的批评,要求要影视创作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故选D。A与题干的意思相反。BC不符合题干的指向性和规定性 (广东省江门市2009届一模) “今天你山寨了么”成为一网络最流行的用语。对于“山寨”现象,人们议论纷纷:“山寨文化深深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切不可大惊小怪,处处抵制”;“山寨文化是‘票弓窃’、‘劣质’、‘盗版,的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