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返回目录 命题研析对测 第23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 (2)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 返回目录 第23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命题研析对测 (3)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4)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返回目录 第23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命题研析对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世界市场的形成、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第(1)问,注意从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对落后等方面说明苏维埃政权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的原因。第(2)问考查十月革命后苏俄为加速工业化而采取的举措,回答时把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战略加以列举,要注意答题的角度必须是“打基础并找到资金”。 返回目录 第23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命题研析对测 第(3)问要说明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内容,但必须联系材料二、三的内容,并以英国为典例。第(4)问先阐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再结合所学知识并与苏联工业化比较,说明其差异。 返回目录 第23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命题研析对测 [立意?策略] (1)本题以工业化为切入点,考查苏联、英国和中国的工业化的道路,以此考查考生对新史观——现代化史观的理解和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2)在现代化史观的指导下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 (3)现代化史观是本讲命题的主要史观,除此之外,整体史观和社会史观指导下的高考命题也是重要方向。在复习备考时要利用多种史观做指导,多角度地把握历史。 返回目录 第23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命题研析对测 第23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 经济改革 返回目录 考点分层突破 第23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特别是____________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2)措施 ①农业: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________;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②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返回目录 考点分层突破 农业集体化 收购制 (3)评价 ①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__________。 ②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________领导。 ②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运用________,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返回目录 第23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分层突破 集中 经济手段 斯大林模式 (2)评价 ①他的改革使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②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导致苏联经济负担不断增长,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误区警示]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返回目录 第23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分层突破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________,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措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探索研究生英语(基础级)读写教程课件unit2-2.pptx VIP
- ZZ058 动漫制作赛题 第3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财务管理(山东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docx VIP
-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带答案.docx VIP
- 2025年中国铁路北京局招聘(21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课件.pptx VIP
- 建军大业作文课件.pptx VIP
- 医疗护理员课件.pptx VIP
- 环境管理学课件.pptx VIP
- 【原创】 2021八省联考英语读后续写方法探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