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文献的载体与体式教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文献的载体与体式 第一节 文献的载体 一、甲骨 甲骨文是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 年)被发现的 , 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 “龙骨” 金石收藏家王懿荣 刘鹗继续收集 , 约得 5000 片 , 选择其中字迹完好的 1058 片 , 于 1903 年拓印成《铁云藏龟》 , 这是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 1904 年 , 孙诒让据此写成《契文举例》二卷 , 这是我国学者从事甲骨文字研究的开始。 其后罗振玉、王国维等人继续搜访 , 罗振玉先后所得达 3 万片,编印了《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殷墟书契前编》《殷墟书契后编》《殷墟书契续编》等,加以著录和考释。王国维于 1917 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等著名论著。 自甲骨文发现至今 ,研究性论著约有 1400 余种。 1955 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成《殷墟文字缀合》 1965 年考古研究所编辑出版《甲骨文编》,收录甲骨文 4672 字,可识的字约 900 余。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是甲骨文考释名著。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 是一部全面整理和研究甲骨文以及商史的巨著 , 是甲骨文研究的总结性著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收录甲骨 4 万多片,按五期分四大类二十二小类,编辑而成,全书共 13 册,是一部集大成的甲骨著录,是我国第一部大型 甲骨文资料汇编。 1953 年在郑州二里岗商代遗址发现商代的甲骨,扩大了甲骨的出土范围。后来在山西、陕西、北京等地先后发现了周代甲骨文。 1977 年在著名的陕西“周原”遗址,出土西周甲骨 17000 片,有字甲骨 190 多片。字体纤细。 2003年开始,在岐山周公庙附近发现22座西周时期最高级别的墓葬和760多片甲骨。有文字近500字。 武丁卜辞 二、金 金文,又称钟鼎文,主要是指青铜器上的铭文,也有少量其他金属,如铁器、金银器等。 铜器铭文最简单的只铸刻族徽或其他符号,有的铸刻作器人姓名,再后来的铭文,多为记录重要事件而作,歌功颂德、命令告示,或有关财产分配、疆土纠纷等。希望永垂后世,因而被赋予有意识进行历史记录的性质。 《墨子·鲁问》:“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传遗后世子孙。” 《吕氏春秋· 求人》:“故功绩铭乎金石。” 其时代主要是商周秦汉,以周代最多。 青铜器主要是铜和锡的合金。 《周礼·考工记》金有六齐(齐,品数,比例):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M 商小臣俞尊铭 毛公鼎 清代金石考据之学盛极一时,利用铜器铭文,证经补史,取得不少成绩。吴大澂、孙诒让、王国维等都有许多卓越见解和重要发现。 近现代关于青铜器研究的重要著作有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青铜时代》,容庚的《商周彝器通考》,严一萍的《金文总集》等。 而容庚的《金文编》则是查考金文的字典。 《殷周金文集成》 ,共18册,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积数十年心血、经过长期集体努力编纂的大型铜器铭文摹本、拓本汇编,包括13000余件青铜器上的铭文约10万字,器物说明约百万字。 《殷周金文集成释文》,包括《集成》中的全部铭文、图像、说明资料,以及铭文对应释文 。 青铜器的分类 : (一)礼器。统称尊彝,或彝器。包括鼎(煮肉用)、鬲( 煮饭用)、簋 (盛饭) 、敦(盛粱)、尊(酒器)、方彝(酒器)、壶(酒器 , 亦盛水)、爵(饮酒器)、角(饮酒器)、勺(取酒器)、盘(盛水或承接水器)、鉴(盛冰或水)等。 礼器主要用于宗庙祭祀及随葬。 (二)乐器。金属乐器主要是青铜器。有钟(祭祀、宴飨用)、钲(军乐器)、铎(大铃)、鼓(战争击鼓进军,或祭祀用)等。 ( 三 )兵器。主要有戈、矛、戟、剑、钺(大斧) 、刀、镞(箭头) 、弩机、胄(头盔) 等。 (四) 农器。有犁、锄、镰、铲等。 (五)度量衡。包括度(尺,如王莽始建国尺、东汉建初尺等)、量(主要是秦统一天下后所制,量容积的容器。有金量 、陶量等)、衡(天平,一头放“权”一头称物。权上面有铭文。) (六 )钱币。布(形似铲, 周代、王莽)、刀(形似刀, 齐刀最著名 , 又有燕、赵刀币)、圆币(先是圆钱圆孔 , 主要在周代。后改为圆形方孔)。 (七 )符玺。符,诏符,发兵用,分为两半,如虎符、鹰符。文字有金错(涂饰)、银错、刻凿。玺,玺印。 (八 )日用器。常见的有铜镜、灯。铜镜出土的有商周时期的,无铭文。今存者主要是汉代铜镜,背面有铭文。如安徽寿县一带出土蟠螭纹镜,不少有文字,其中有避汉淮南王刘长讳的,是汉初之物,其铭文如:“大乐未央,长相思,慎毋相忘。”“相思愿毋绝,愁思悲,顾见怨,君不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