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野外见习报告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实习时间:
见习地点:
见习目的
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动植物,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的制作、种类检索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生物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
4、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5、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加强学生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6、通过实习,进一步培养独立能力。
7、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见习意义
1、通过学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动植物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达到知识的升华。
2、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3、通过学习培养我们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带来的乐趣。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兴趣。
三、见习地点概况
樟木箐位于滇中高原东南部,地处北纬24°51′——25°30′、东经101°38′——102°35′之间,总面积3536平方公里。境内重山叠翠,河谷纵横,海拔1300——2754米。年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930毫米。
樟木箐于1982年被批准为楚雄州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植被良好,各种珍稀树木枝繁叶茂,苔鲜密布,藤蔓缠绕。主要以松科、壳斗科、蔷薇科、杜鹃科等植物为主。属亚热带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紫色风化沙质土(红壤)。
四、见习内容
1.植物生长环境的观察、植物的采集、辨别、分类、压制标本。
2.植物标本的制作
植物标本的制作主要过程是采集、整理、装作、标签和编号等过程。
标本的采集:采标本时,利用枝剪等工具,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有完整的叶、花和果。同时要注意采集标本的完整性,有的植物在茎末端生刺,如未将茎与叶一起采集,则会影响检索鉴定。将采集好的标本挂上标好号的纸牌,记录下采集的标号、地点以及时间。
植物标本制作:要采集制作植物标本,需准备植物标本夹和吸水的草纸,标本夹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用木条做两片网式架,架上要留有可绑绳索的头,两条木架之间放吸水的草纸,用绳绑好随身携带。全株植物(包括根、茎、叶、花)采下后,先将花瓣整理好压放在草纸上,然后将茎、叶整理好,每片叶要展平。不能因为叶多把叶子摘掉,一部分叶要反放,这样压好的标本叶正反面均有。如果茎、根太长超过标本夹的长度,可将茎或根折压在纸上,然后在上面铺几层吸水草纸,用木夹压紧绑好。植物标本不能在太阳下晒,这样容易变色,压在标本夹内的标本每天要翻倒数次,每次换用干燥的吸水草纸,用过的纸在太阳下晒干以备下次翻倒时使用,标本夹压标本主要是靠吸水草纸,将植物的水分吸干。压好的标本,花、茎、叶的颜色不变。
五、见习行程
5月21日见习动员大会
5月26日到达樟木箐,并初步对其生态和植被进行初步考察。
5月27日前往瞭望台,沿途对植物进行辨别和标本采集,到达瞭望台后观察樟木箐生态环境。
5月28日前往冷水箐对植物进行辨别和标本采集。
5月29日随机选植被进行样方考察,了解植被的分布。
5月30日早上考试,后返校。
六、见习结果
1种名:刺天茄 科:茄科 2种名:飞蓬 科: 菊科
拉丁学名Solanum indicum L. 拉丁学名:Erigeron speciosus (Lindl.) DC.
3种名:火棘 科:蔷薇科 4种名:仙鹤草 科:蔷薇科
拉丁学名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 拉丁学名Agrimonia pilosa Ldb.
5种名: 夏枯草 科:唇形科 6种名:桉树 科: 桃金娘科
拉丁学名Prunella vulgaris 拉丁学名Eucalyptus robusta Smith
7种名: 秋鼠麹草 科:菊科
拉丁学名Gnaphalium hypoleucum DC
9种名:鱼腥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