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疾病与人类健康教材.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疾病与人类健康 肿瘤与癌症 人免疫缺损病毒——HIV 乙型肝炎病毒——HBV 第一节 肿瘤与癌症 内容提要: 癌基因(oncogene) 反转录病毒致癌基因 细胞转化基因 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 ) 癌基因的分类 (一) 反转录病毒致癌基因(P294) 1、反转录病毒颗粒结构 (二) 细胞转化基因 原癌基因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正常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进化上高等保守。 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原癌基因的分类: 根据原癌基因表达产物的功能,可分为: ●蛋白激酶类,如Src家族(酪氨酸蛋白激酶类) ●生长因子类 ●生长因子受体类 ● GTP结合蛋白类,如Ras家族 ●核蛋白类(DNA结合蛋白),如Myc家族 ●未知功能类 原癌基因:单拷贝、正常情况下低水平表达或根本不表达?癌基因?? 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4)缺失(Deletion) (5)基因扩增 3、基因互作与癌基因表达 (1)染色体构象对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基因领域:基因与基因之间的间隔距离 基因领域效应:同一DNA链上两个具有相同转录方向的基因间隔小于一定长度时,影响有效转录所必需的染色质结构的形成,从而使这两个基因中的一个或两个均不能转录或转录活性显著降低。 (2)原癌基因终产物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癌基因产物通过介质传递生长刺激信号的部位有3处: ①癌基因产物本身模拟了生长因子,因而与相应的受体作用,以自分泌的方式刺激细胞生长; ②癌基因产物模拟了已结合配体的生长因子受体,从而在无外源生长因子时提供了促进细胞分裂的信号; ③癌基因产物作用于细胞内生长控制途径,解除此途径对外源刺激信号的需求。 (3)抑癌基因产物对原癌基因的调控 二、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 ) /隐性癌基因:是一种抑制细胞生长和肿瘤形成的基因。如:Rb抑癌基因、抑癌基因p53 抑癌基因与原癌基因在生物学上有以下几点差异: ①在功能上,抑癌基因起负调控作用,而原癌基因起正调控作用; ②在遗传方式上,原癌基因是显性的,而抑癌基因在细胞水平上是隐性的, ③在突变发生的细胞类型上,抑癌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体细胞中,也可能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并通过生殖细胞得到遗传。原癌基因突变只发生在体细胞中。 肿瘤与癌症 人免疫缺损病毒——HIV 乙型肝炎病毒——HBV 9.2.2 HIV基因组及其编码的蛋白 Contents 艾滋病(AI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简称HIV)通过性传播为主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病毒特异性的侵犯辅助性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受损。临床上由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发展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最后并发一系列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称为艾滋病。因目前尚缺乏有效防治方法,故又有”超级癌症”和“现代瘟疫”之称。 9.2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 的类型: HIV-I 从欧洲和美洲分离的毒株,与猴艾滋病毒有45%的相似性,有很强的致病性,是引起全球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病原。 HIV-II 与猴艾滋病毒的相似性75%,毒性较弱,引起艾滋病的病程较长,症状较轻,主要局限在西部非洲。   ?豪森(图左),德国人,出生于1936年,36岁担任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病毒学教授,并开始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等病毒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豪森现任职于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蒙塔尼(图中),法国人,出生于1932年,艾滋病病毒发现者之一。由于他祖父长期受结肠癌困扰,他决定投身医学。蒙塔尼现任职于世界艾滋病研究与防治基金会,主要致力于寻找艾滋病疫苗和疗法。   巴尔—西诺西(图右),法国人,出生于1947年,自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一直在法国巴斯德研究中心工作。她以研究艾滋病病毒而闻名,是1983年发现艾滋病病毒的论文作者之一。 2008诺贝尔医学奖 9.2.1艾滋病毒的结构 编码病毒的核心蛋白 编码反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 编码外膜蛋白 TAT and R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