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法国近现代教育实践及思想教材.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法国及瑞士近现代教育 1、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案及“基佐法案” 2、卢梭“自然教育”的革新观及其意义 3、爱尔唯修教育万能论 4、狄德罗教育民主化观点 5、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 引言: 16世纪前,法国以基督教教会教育为主干。 16世纪始,法国资本主义因素发展,形成三大阶层: 第一等级:宗教团体、教士; 第二等级:贵族,形成封建贵族势力; 第三等级:农民、城市平民、资产阶级;占全国人口的98%以上; 16世纪后期,宗教改革运动,胡格诺派、詹森派创办新式学校,推行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但法国教育的主体仍是掌握在耶稣会派的手中,推行经院主义的学校教育。 18世纪中后期,法国爆发了思想启蒙运动。 一、革命前的思想启蒙运动 (一)启蒙运动的形成及其原因 启蒙:启发理性,反对封建蒙昧主义,封建迷信思想。 理性,是一种被理想化的悟性。它实质是资产阶级在上升阶段的一整套社会政治理想和价值观念。 这次运动掀起两次运动,树起了两面旗帜 理性的旗帜 反映了对科学的要求 人权的旗帜 反映了对民主的要求 两个敌人 封建的专制制度 (世俗) 天主教神学教会 (宗教) 反对两个主义 封建的专制主义 神学的蒙昧主义 提倡自由、平等、人权。 2、为何法国爆发思想启蒙运动? 封建贵族与第三等级之间日益尖锐的对立; 第三等级中,人口90%的农民仅占有10%的土地 ; 全国90%的耕地属于国王、贵族和教会; 苛捐杂税剥削第三等级,垄断商品专卖权; 奥尔良公爵全年收入为五百万锂,一般贵族年收入在十万锂,而法律规定只要偷窃十二个苏就要被处以死刑(1苏=1/20锂) 2、为何法国爆发思想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经济力量迅速增长与政治上毫无权力激发其内部矛盾 资产阶级上层通过多种经营,如进出口贸易、葡萄酒、呢绒、编织品、新式家具以及殖民掠夺等方式积累了大量资金,于是购置地产,成为地主资本家; 有些人将现金借给王室贵族,资产阶级力量最为强大,其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政治地位极不相称。 他们的经营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限制,使他们认识到拥有权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等级严格,虽有钱但不能买爵做官,因此他们对特权等级极为不满,一心夺取政权。 2、为何法国爆发思想启蒙运动? 人们对天主教神学强烈不满 天主教会强化了对人们精神的控制和迫害, 教士的懒惰、荒淫、腐败,引起了人们对天主教的强烈不满。 (二)启蒙运动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 前后期政治思想家哲学观、政治观de 区别: 前期(18世纪30年代—— 60年代) 哲学观上,主张自然神论; 政治上主张改良封建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他们是约翰?洛克的崇拜者; 主要代表是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是启蒙思想家的右翼。 后期(18世纪60年代—— 80年代) 哲学上是彻底的机械唯物论(战斗的无神论); 政治上主张彻底推翻封建专制; 代表人是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孔狄亚克。 在资本主义因素逐渐发达,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复杂,人民群众更加觉醒的条件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了。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象征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1789年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人权宣言》),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道德观。 由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同劳动人民结成同盟,(英:资贵同盟)所以其斗争是比较坚决的、彻底的,沿着上升路线发展。 法国近现代的历史分期: 第一共和国(1789-1804) 第一帝国: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统治时期(1804-1814) 波旁王朝复辟(1814-1830) 七月王朝(1830-1848;金融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第二共和国(1848-1852) 第二帝国(1852-1870,金融资产阶级和大工业主) 第三共和国时期(巴黎公社1871-1945) 革命不同时期制定相应的教育法案 制宪议会时期的“塔力兰方案”; (1789.7-1791.10) 君主立宪派 立法议会时期的“孔多塞方案”; (1791.10-1792.9) 吉伦特派 国民公会时期的“雷佩尔提方案”; (1792.9-1795.10)雅各宾派 1、塔力兰方案 塔力兰是君主立宪派的代表,塔力兰方案要求由国家创立国民公共教育制度,授予所有国民必需的知识。 在教育领导权问题上,从教会夺回教育权转归资产阶级,使教育属于国家,解散修道院,设立公共教育委员会。 教育体系:提出了鲜明的资产阶级的教育体系。 初等教育免费,使儿童掌握国民应尽义务所需基本知识。 中、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 中等教育教给学生一部分基础知识、技能;设宗教课。 高等教育为专业性教育。 教师问题:改变中小学教师的任免制度 教师进行统一考核,发给证书,由国家任免;教师(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