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防治 龙岗中心医院肾内科 腹膜炎 腹膜炎是由细菌、真菌感染或损伤所引起的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热,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 腹膜透析失败的原因 Mujais S, Story K. Kidney Int suppl 2006; 70: S21-S36 腹膜炎也是腹膜透析患者死因之一 死亡患者(n=301) 死因 (n) (%) 腹膜炎 80 26.6 细菌性 61 20.3 真菌性 18 6.0 其他 1 0.3 腹膜炎发生的30天内死亡的患者死亡原因 Ghali JR, et al. Perit Dial Int 2011; 31: 651-662 腹膜炎的危害 严重影响腹膜超滤和透析效能,成为病者退出腹透的主要原因。 导致蛋白丢失增加,严重者导致腹腔脓肿形成、败血症及腹腔粘连。 导致死亡率增加。 腹腔病原体侵入途径 造成病原体侵入的原因 外在因素,约占80%: 植管时污染 透析液过期、透析液袋破损 换液技术造成污染 护理人员更换输液管时污染 导管破裂或管路接头松脱 加药过程污染 导管出口处或隧道感染 内在因素,约占20%: 因肠道疾病,如便秘或腹泻引起肠道通透性改变。 经血路感染,如结核病、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上行性感染,如泌尿道、阴道感染。 内脏器官发炎,如胰腺炎 腹膜炎的致病菌 革兰氏阳性菌----G(+) 约占55%-80%,常见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革兰氏阴性菌----G(-) 约占17%-30%,常见为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 真菌 约占2%-10%,大部份为酵母菌和念珠球菌 腹膜炎的预防和治疗 初步诊断 抗生素使用 预防再发 腹膜炎的初步诊断 症状 透析液混浊 98% 弥漫性腹痛 78% 发热 35% 恶心 29% 呕吐 25% 畏寒 18% 流出量减少 15% 便秘 10% 腹泻 7% 体征 腹壁紧张 76% 体温37.5℃ 50% 抗生素使用 疗程最少2周,严重感染应治疗3周。 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可指导抗生素的调整和使用。 经适当抗生素治疗5天症状无改善者为难治性腹膜炎,应拔除导管,保护腹膜以备将来使用。 预防再发 出口和隧道感染, 必要时进行培养 严格的无菌操作 了解腹膜炎知识 家庭环境 换液时采取适当措施 视力和手的功能有否改变 改变大便习惯,注意卫生 感染时的拔管指征 腹膜炎 - 顽固性; 给予适当治疗 5 天后仍无效者 - 反复复发 - 合并导管相关性感染 - 结核菌或真菌感染 隧道炎 - 合并腹膜炎 - 深层涤纶套感染 - 抗生素治疗无效 * * * * * 对2003.10.01至2008.12.31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注册的3136例CAPD腹膜炎患者的相关研究。 * 对复发性、难治性和真菌性腹膜炎,以及难治的管路感染,应拔除导管,始终将保存腹膜而不是挽救导管作为重点。 * * * * * * * * * * * * * * 对2003.10.01至2008.12.31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注册的3136例CAPD腹膜炎患者的相关研究。 * 对复发性、难治性和真菌性腹膜炎,以及难治的管路感染,应拔除导管,始终将保存腹膜而不是挽救导管作为重点。 * * * *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