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工业地理学2011 浙江农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4.2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一. 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二. 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 4.3 产业类型及其分布 一. 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二. 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德国矿产和工业分布 4.4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与厂址选择 工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及其评价 工业布局的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布局的技术经济条件 工业布局与环境保护 4.4.1 工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及其评价 一 自然资源与工业布局 三 自然条件与工业布局 4.4.2 工业布局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 农业基础与工业布局 二 交通运输与工业布局 三 人口与工业布局(劳动力条件、消费市场) 四 社会生产历史基础与工业布局 4.4.3 工业布局与环境保护 一 布置工业要注意保护水源 二 布置工业要防止大气污染 思考题 三 布置工业要解决废渣排放污染问题 四 布置工业要控制和减少噪声干扰 作业 临安经济开发区的工业布局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提示:环境保护(水资源、大气环境等) 企业空间布局 交通和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 集聚效应? 4.5 工业地域组合(工业区) 4.6 工业发展的新问题及与其它产业的关系 一 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P186) 二 工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P172) 思考题 兰州大青山原貌 大青山开发 大青山滑雪场 利用加高烟囱排放烟尘示意图 烟囱加高一倍,烟的浓度减少1/4 2. 对大量排放废气的工厂宜分散布置 大气扩散作用 (1) 风速大,则重复烟污区大且距企业近;工厂间距离大,重复烟污区小,起点远,加污浓度低。 (2)在不利的自然环境下,集中布置工业,还可能产生一些新的化学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源。 3. 按卫生防护带要求布置工业 概念:卫生防护带是依据工业企业排放废气的卫生危害程度不同而保留的一定间隔地带。 我国现行规定中,将工业企业分成五个级别:防护带宽度分别为1000m、500m、300m、100m和50m等五级。(《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 单一污染源距居住区的卫生防护距离从污染源算起;分散污染源距居住区的卫生防护距离从生产区算起。 卫生防护带的组成形式:卫生防护带是由适当的距离形成的隔离带。 (1)由城市绿地组成的绿化带 (2)由不易受污染的建筑物、构筑物、如仓库区、高压线走廊等组成。 (3)由农田组成 右图:城市平面图 根据工业布局原理,各工业区的布局相对合理的是: A、①微电子工业 ②纺织工业 ③食品工业 ④化学工业 B、①纺织工业 ②化学工业 ③食品工业 ④微电子工业 C、①食品工业 ②化学工业 ③微电子工业 ④纺织工业 D、①食品工业 ②纺织工业 ③化学工业 ④微电子工业 废渣指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工矿企业废渣与城市生活垃圾。 1. 对废渣进行综合利用 专吃磷矿渣的海顺昌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将厂房建在枝城镇沉积多年的磷矿渣堆场上,就地取材,用工业废料生产石膏球、新型建材。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红苇湖 :附近化工厂常年将工业废渣排放进红苇湖内,久积的泥渣让红苇湖变成了“黑湖”。 新疆金伟瑞化工有限公司利用工业废渣中的碳黑成分,在达坂城区达坂城镇二十里店兴建了碳黑生产加工基地,该基地通过变废为宝来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创造财富:建设一座绿色园林式环保化工厂;对红苇湖进行科学治理,如采挖污泥、恢复植被、修路等,从而进一步保护乌鲁木齐市水源地的洁净。 通过治理后的红苇湖效果图 2. 合理布置废渣场地 对暂时无法利用的各种工业废渣,应合理布置渣场堆放场地。布置渣场时应考虑: 渣场应允分利用荒地、山沟、洼地、废河道与河滩的淤棚地,尽量少占农田和不占农田,并尽量避免对农田水利的有害影响 对渣场进行分类,尽可能将铁渣、钢渣、垃圾等分开堆放,便于以后综合利用时分别开采加工。 渣场应与工厂区、住宅区和水源地方适当的卫生防护距离,并尽可能位于厂区和住宅最小风频的上风侧。 当设置废渣的综合利用设施时,应考虑综合利用设施的位置和用地面积以及铺设运输线路的条件。 实际上渣场面积不可能全部利用,如边角地带和铁路线尽头处需留几米安全距离。 在噪声传播途径上控制 1)将有噪声源的工厂设在居住区的盛行风的下风方向; 2)合理选择工厂的厂址,使工厂与城市居住区保持应有的声学间距。有些经常散播120分贝以上的噪声源,则应有3000米的声学距离。 3)在能反射声波的河、湖等大型水面的相对岸上,不宜分建住宅和噪声较大的工业,避免水面反射传播噪声。 4)在河谷、盆地中建工厂,不宜把噪声较大的声源厂或车间布置在高处,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使工厂处于稍低的位置,以控制噪声的传播。 在噪声与接受点进行防护 根据声音的反射与绕射原理,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碰到足够大的障碍物时,声音会被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