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产业结构与 产业布局 演变规律 2.1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的定义 所谓产业结构,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产业结构和产业分类有着密切关系,因为产业分类是按一定的原则,将国民经济的各种成分进行分解与组合,可以说产业分类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 产业分类 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近代西方国家对产业结构的一种分类方法。按照这种方法,第1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第二产业在本质上乃是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挖掘业产品及工业品原料进行加工而取得的;第三产业在本质上乃是服务性产业,即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非直接的物质生产部门,其范围大体包括:商业与贸易、金融与保险、旅游与娱乐等。 第一产业( Primary industry) 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Extract both renewable and nonrenewable sources) 可再生资源Renewable resources—those that can be used without being permanently depleted, such as forests, water, fishing grounds, and agricultural land Overexploitation of renewable resources does causes depletion Example of the 1990s worldwide crisis in oceanic fishing industry as result of overfishing 不可再生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 are depleted when used — example of minerals and petroleum 第二产业(Secondary industry ) 第二产业的产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采掘业产品)及工业品原料进行加工而取得的。 第三产业(Tertiary industry) 第三(次)产业在本质上乃是服务性产业,即第一、第二(次)产业以外的非直接的物质生产部门。其范围大体包括:商业与贸易、金融与保险、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文教与卫生、信息与通讯、科研与咨询、旅馆与饮食、修理、理发、美容和其他劳务性服务等等行业。 标准产业分类法 联合国于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将全部经济活动共分十大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这十大类是: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2.矿业和采石业; 3.制造业; 4.电力、煤气、供水业; 5.建筑业; 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 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性; 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 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配第—克拉克定理”(Petty—Clark’s law)。 英国经济学家C.G.克拉克所提出的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间变化的理论。他对多年来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一些国家的劳动力在一、二、三次产业间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在一、二、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表现出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再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的趋势。 在克拉克提出上述论点以前,17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曾提出过制造业比农业收入高,而商业又比制造业收入高的论点。 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 经济增长与发展 过去西方经济学家常将增长(growth)和发展(development)这两概念混用,现在多数经济学家在著作中,已将这两者作了严格区分。 经济增长一般指一国产品和劳务实际产出的增加。 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意味着伴随而来的经济结构的优化(有些学者还强调“公平分配”、“生活条件改善”等内容)。 我国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我国经济地理学长期以来,研究内容局限在狭义的生产活动方面,即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只重生产,不重消费,只重视第一、二产业,而忽视第三产业。 经济地理学必须要在生产、交换、流通、消费四者统一的经济过程中,去研究经济地域系统,过去把经济地理学局限在纯研究生产分布显然是不全面的。 另一方面,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只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同时也包括商业、服务、通讯、信息、旅游、金融、文教、卫生、科技等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这些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