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储粮害虫的生活习性和化学防治 一、主要储粮害虫 在图上都是我国重点发生的主要粮食害虫,我们重点讲解四种对储粮危害最大的四种害虫。为方便大家记住,我们称他们为“一龙、一虎、二风”。 一龙:玉米象;又称牛子、钻子。 1、分布与为害 玉米象分布全世界,我国各地普遍发生,辽宁各地均有发生。成、幼虫危害百余种植物、果实,对稻谷、玉米、高粱、小麦为害最为严重。它属于初期性储粮害虫,它对粮食蛀蚀,而造成粮粒,而破损和碎裂,常常引起后期性储粮害虫大量发生,对粮食危害极大。 2、主要形态特征 由于大家都认识,请记住它还有两个兄弟(米象)、(谷象)多分布在南方气温较高地区和新疆地区。 3、生活习性 玉米象发生代数视气候而异,普通3—4代,主要以成虫期潜伏在仓内处潮湿黑暗地缝、砖石、瓦砾、尘荠、杂物或枯树皮中越冬,以幼虫在粮粒中越冬者极少,且易冻死。倘粮温较高越冬幼虫则恢复活动继续化蛹并羽化成虫。越冬成虫于翌平气候上升 后即爬回仓内繁殖为害。 成虫期羽化后1—2天即交配产卵,产卵时雌虫先在粮食胚部钻洞作窝,钻一洞需一小时,一粒粮产一卵,雌虫一天产3—10粒,平均一生产卵380粒多可达570粒。 卵期一般3—16天,幼虫孵化后即向粮粒内部蛀蚀,至第四龄老熟时,粮粒已被蛀蚀一空,即而幼虫化蛹再化成虫,爬出粮粒为害粮食,喜食胚部,以获得补充营养。 成虫性活泼,有假死性、上爬性,有飞翔力,喜在潮湿黑暗处群集活动,成虫耐饥力、耐害性均强,活动范围广,仓内危害大。 玉米象发育最适宜温度28℃,相对湿度90%,当温度15℃ 35℃即停止发育,在粮温30℃,水份15%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中繁殖最快,粮食水份8%以下,很快死亡。 一虎:大谷盗 1、分布与为害 大谷盗分布全世界,我国各地普遍发生,辽宁各地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各种原粮、大米、面粉、药材、油料,为害小麦、大麦,喜食胚部,它是种子公司大敌。由于食性杂、食量大,常能引起第二食性储粮害虫大量发生。因此,被列为初期性储粮害虫之一,被视为储粮害虫中老虎。 2、主要形态特征(-6.5~10m) 3、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2代,如果环境条件不适可2—3年完成一代。成幼虫均可越冬,但以幼虫越冬者为少。大谷盗产卵力强,孵化率也高,一生产卵500—1000粒,最多1300粒,多产在面粉、碎屑、粮谷副产品上,卵在21℃的温度条件下15天可孵化,幼虫69天发育完成,孵化期较长,成幼虫都喜欢潜伏在黑暗处为害。由于喜欢钻入板内潜伏化蛹,往往可在仓壁、天花板内大量栖居,它的成幼虫生性凶残。成幼虫耐饥抗寒力均强,饿个一年半载的没有问题。 大谷盗在适宜温度28℃,完成一代需28天—35天,但成幼虫都可危害粮食。 二风:麦蛾和和印度谷蛾 1、这两种蛾子,在我地区发生最为普遍。 2、一次产卵300—400粒,以幼虫危害,在粮粒中产卵,食性杂、食量大。印度谷蛾又称花蝴蝶,又称印度螟、封顶虫,最适宜发育繁殖,温度27—30℃,在48℃6小时幼虫死亡。 二、储粮害虫传播途径 粮食害虫在购销、调存、加工各环节都可能传播。 储粮害虫一般体小色暗,能飞善爬,常常隐蔽在洞孔、缝隙之中,潜伏在仓库使用工具扫帚、笤把,包括麻袋,借助调拨、运输等等进行传播,主要途径有: (一)随粮传播,粮食调入调出中害虫传播。 (二)随风传播,此库害虫随风传入彼库。 (三)随鼠、雀传播。 (四)运输工具,包括器材传播。 (五)国际可检疫不严,使检疫对象传播进来。 三、储粮害虫检查 为了解储粮害虫的危害和传播,感染情况,掌握储粮害虫在粮堆分布的部位密度、虫种和虫期,以便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粮食、仓房器材和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一)害虫检查时间,依粮温来确定,在15℃以下每季检查一次,在15℃—20℃半月检查一次,在20℃—25℃每周检查一次,25℃以上三天检查一次。 (二)重点部位检查 1、不同季节的检查 (1)春暖后,是越冬害虫开始活动时候重点检查害虫越冬场所,如包装区、土粮区、仓外砖瓦石缝。 (2)夏季是害虫高发期,重点检查粮堆上层、表层,仓房门口、窗口、包装袋口。 (3)入秋检查,粮堆中下层,仓外向阳处。 2、不同虫种和检查 根据不同害虫的不同习性有针对的检查,如玉米象在粮温升高到30℃,它一般在粮堆中下层、门口、窗口,印度谷蛾、麦蛾一般在粮面结网活动,露天囤在囤尖活动。 3、杂质区,食料丰富,便于害虫生长产卵,作重点检查。 4、根据大部分害虫有上爬性,可检查粮堆高处和墙壁。 四、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是保粮方针,害虫防治方法很多,主要介绍三种方法: (一)清洁卫生防治 说白了,就是清仓消毒,过去“四无”检查要求“仓内六面光,仓外三不留”,争取达到手摸无灰、口吹无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抵制和杜绝害虫发生,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