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井漏的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井漏的性质与分类 第三部分:预防预处理井漏的基本思路与程序 第四部分:常用堵漏材料与工具 第五部分:井漏的预防 第六部分:处理井漏的常规方法与措施 第七部分:储层井漏的处理 第八部分:复杂井漏的处理 第九部分:处理井漏的原则 第十部分:气体型流体钻井治漏技术 平衡原理的解读 所谓平衡原理指的是在水泥堵漏过程中所建立的两个平衡,即钻具内外的压力平衡和井筒内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间的平衡。 钻具内外的压力平衡:尽可能保证钻具内外的水泥面高度一致,最大限度的减少混浆。 井筒内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间的平衡:平衡实现的时候,形成井筒内与地层之间的水泥连续相,这是水泥堵漏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水泥浆堵漏的精髓! 怎样保证井筒与地层之间形成水泥浆的连续相? SHANUL-4井26in钻头表层43m发生井漏,无静液面,采用20%高浓度桥塞无效,干堵漏剂直接倒入井中,灌泥浆返出,划眼到底即漏,如此反复堵漏多次无效。 采用胶质水泥:6%坂土浆:水泥浆=1:1,双管井口混合注入,各11m3。 候凝12h钻塞不漏,继续钻进不漏,36in扩眼不漏,下30in套管固井不漏。 五、化学凝胶类堵漏剂 1、化学凝胶 聚合物在胶联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具有较高强度的体形结构凝胶粘弹体。 优点:能适应各种形状的漏失通道,并具有相当好的抗水污染能力。 缺点:不易形成产品,现场工艺较为复杂,不易掌握。 (堵漏原理?) 2、化学膨体 所谓化学膨体,就是一种膨胀性化学材料,经过特殊颗粒化和外隔膜处理以后,使这种材料在遇水一段时间以后开始膨胀,在自由环境中一般可膨胀原体积的50倍。用这种材料封堵漏层时,不需要严格要求其颗粒大小与漏失通道的匹配,利用这些颗粒在漏层中的膨胀特性来达到堵漏的目的。 (堵漏原理?) 代表性成果 PMN化学凝胶:利用高分子材料和交联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弹性、与岩石有较强黏附作用的凝胶体。完成于八十年代末,未形成产品。 智能凝胶:是利用高分子交联技术制得的、具有三维网络立体结构的功能性高分子凝胶,是由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与溶剂组成、并可被溶剂渗透的特殊体系。 新型抗高压堵漏剂:含有高分子材料和交联剂,具有高分子材料的粘弹性,是一种聚合物交联体系。 典型案例(云安21井) 云安21井海拔805m,用311.2mm(12 1/4in)钻头钻至377m,正钻层位凉高山,岩性页岩夹煤,清水钻进中井漏,出口失返,并且有放空现象,放空1.70m,井内无液面。 井漏发生后,用桥浆、速凝水泥共堵漏13次无效。 通过电测井径、扩眼、地面焊接波纹管串、下波纹管、投球后井口注入清水胀管、投球加压丢手、下胀管器胀管、磨铣等完成全部试验工序。波纹管总承长度16.7m,下入井段为:342.38m~359.08m 完成了波纹管预定的全部施工作业工序,但在注水胀管过程中波纹管破裂,未能实现堵漏的目的。 典型案例(威寒1井) 威寒1井12-1/4in(311.2mm井眼) 用密度0.83g/cm3的微泡沫钻井液钻至井深93.56m出现井漏,漏速6m3/h,钻至井深94m,钻具放空至95.42m(放空1.42m),钻遇溶洞性恶性井漏,井口失返。 用浓度为18%的桥浆强钻至井深96.96m(井口失返)。起采用井口投注泥球和混凝土4m3,堵漏无效。用清水强钻井深115m,井口无返,由于漏失通道与地表连通,堵漏材料及强钻浆液漏入山下,强钻无法实施。针对井下漏失情况,采用了袋式堵漏工具进行堵漏试验。 (1)工具入井:在地面连接好工具后,整体吊上钻台送入井下; (2)工具丢手(摆脱) ; (3)注水泥浆 ; (4)起钻 。工具起出至钻台,发现工具释放剪销没有剪断,支撑筛管上端螺纹退刀槽处折断。 尽管堵漏工具中心筛管断裂,释放接头销钉未能剪断,钻完全部水泥塞及堵漏工具于井深104m不漏,溶洞堵漏成功。 典型案例(TBK-2井) TBK-2井是伊朗19+2项目中方钻探的第一口井,用正电胶坂土泥浆开钻,26in钻头钻至井深47m时发生井漏,漏速24m3/h,堵漏后继续钻至井深48m,双泵有进无出,多次堵漏无效,累计漏失泥浆317m3。在采用常规桥浆堵漏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下,将正电胶坂土泥浆转化为可循环泡沫泥浆,漏失现象消失,顺利钻至174m,36in扩眼器顺利扩眼至169m。良好的流变性能提供了良好的大井眼携岩能力,保证了井底的清洁。微泡沫的“气锁”效应起到了很好的封堵作用,固井时水泥浆顺利返至地面。 在TABNAK气田和SHANUL气田随后的22口井的表层钻进中,均采用了可循环泡沫泥浆体系,绝大部分井没有出现漏失或出现轻微漏失现象,取得了很好的防漏堵漏效果,很好的解决了该构造的表层漏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