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题学员的处理技巧 职素教师:孔令星 2014年5月15日 * * 1、“什么是问题学员” 新华教育集团电脑院校培训学员层次一般分为:初中起点、高中起点,一般学历偏低,学习成绩不够好,部分学员在初中或高中都属于不好管理的学生,所以针对这些不好管理学员我们基本统称为“问题学员”,那么问题学员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 2、问题学员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学员一般有以下表现形式: 一、上课不认真听见,喜欢找同学聊天,上课玩手机甚至干扰正常上课秩序; 二、不完成老师布置作业,学习较差没有学习积极性。 三、不遵守学校校纪校规,例如:“随地乱丢果皮纸屑、烟头,在公共场所吸烟,甚至逃课、打架斗殴,发生小偷小摸现象等。” 四、不服从老师管理,当面顶撞老师; * 每年新接手一个班级,我都会对我的学生提到我看人的三条标准:“有没有上进心,能不能遵守纪律,能不能主动为班级为同学服务”。在我的心目中,我从不把单纯因智力造成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看成是问题学生,问题生多数学习成绩不好,但成绩不好一般不是他们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个人给问题学生的定义是:学习态度、纪律、品德、心理等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即是问题学生,而问题学生一般都不只一个方面有问题。 3、谈经验、做法 * 我常想,如果我们把各班班主任认为的问题学生集中在一起,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集体中,并不再是每个学生都是问题学生,而清除掉问题学生后的原班级,将会出现新的问题学生!所以,我首先觉得“问题学生”是个相对的概念,每个班的问题学生情况一般不同,处理的方法更应因人而异、因班而异。在此,谈谈我个人的一点见解和方法,希望能对各位略有帮助。 3、谈经验、做法 * 一、处理问题学生的指导思想 在处理问题学生的时候,我要求自己务必做到:证据充足,以理服人;方法灵活,不疾不徐;适度惩罚,以柔克刚。 问题学生不乏善辩高手,甚至有的时候那种狡辩让老师都会无言以对,所以在处理问题学生的时候要事先在脑海中演习一下可能出现的对话,而充足的理由,才能让学生做到心服口服,否则,最后的结局只会变成老师的“权力”表演,并不能起到真正解决问题的作用。 * 在处理问题学生的时候,根据不同的地点、时间、人物等,我们处理的方法也应是灵活多变,要控制火候的!没有哪一种药物包治百病,也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能的。 适度惩罚也是必需的!惩罚不等于体罚。惩罚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的一种强制性的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它与体罚有着本质不同。比如爱说话的学生就让他大声的读读文章,爱动的学生就根据他的身体强项对训练或身体弱项交叉训练,比如练练投篮命中100次,在操场跑两圈等。只要我们善于分析,勤于集累,我们就可消极为积极,变问题为有利。当学生被“投其所好”时,他并不能静心地乐在其中,肯定会在这样的适度惩罚过程中进行反思,班主任也就能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但适度惩罚一定要有度,也要有针对性,否则就会成为变相体罚。 一、处理问题学生的指导思想 * 二、处理问题学生的原则 ????? 1、对问题学生要对其进行分类。 把问题学生分为以下几类:厌学型、纪律型、品德型、心理障碍型、“好学生”型。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问题学生又要分为在学生中影响力大的和随从附和的。 班级日常管理中,同时出现同样问题的学生往往不是一个人,比如课堂上往往老师会困惑下面声音一片但就是不能找出具体的人,早上没有按时交作业的往往也不是就那一个学生等,这样的时候我们在处理的时候若是一刀切,同时惩罚所有的学生,往往负面的影响更将使你得不偿失。分分类,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不同的问题生,可以避免某人得病,他人吃药的误区。能正确的分类,对我们的教学教育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二、处理问题学生的原则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家校联合教育、管理学生,适用于绝大多数问题学生,但是对根深蹄固的问题学生,却并不见得适用! 学生烦班主任叫家长,特别是在自己犯错误时。这是我几年带班的深刻体会。 刚当班主任,我总以为家长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学生犯错误,我经常叫家长。确实,很多问题在家长的帮助下得到解决。但后来发现,那些叫过家长的学生,事后虽面子上配合老师的工作,但总在寻找机会出更大的乱子来弥补其挨训的“损失”。我尝试着不叫家长,发现很多问题都能得到很好解决,且得到学生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所以,当学生犯错时,能不叫家长就坚决不叫。 ????? 2、不轻易叫家长 * 二、处理问题学生的原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违背规章制度,出现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