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 山东省博物馆:《发掘朱檀墓纪实》,《文物》1972年第5期。 ? 汪曦曦:《大明第一亲王陵明鲁王朱檀墓及出土瓷器》,《收藏》2013年第15期。 ? 张建华:《山东邹城市明朱檀墓出土洪武通宝金质冥钱》,《中国钱币》2003年第4期。 ? 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南城明益庄王墓出土文物》,《文物》1959年第1期。 ? 邹松林;许智范:《王墓玄宫藏奇珍》,《东方收藏》2010年第10期。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以及山东省博物馆官网。 * 明鲁王朱檀墓 制作人:周年琨 * 墓主介绍 朱檀(1370.3.15-1390.1.2):汉族,安徽凤阳人,明朝宗室,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生母郭宁妃。 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十八日生,同年受封为鲁王。洪武十八年(1385年),就藩于兖州。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二月十五日,薨,年二十,谥曰“荒”,死后葬于今山东邹城市九龙山麓,墓被称为荒王陵,1970年被发掘。朱檀的生母郭宁妃颇为受宠,曾在马皇后和李淑妃死后摄六宫事,是宫中地位最尊贵的妃子。朱檀生来受到命运的垂青,两个月大就被封为王。他好文能诗,谦恭下士,本来可以得到令名。可是他却误入歧途,服食金丹,毒发伤目,年纪轻轻就死了。朱元璋十分厌恶他的行为,谥为“荒”。 明鲁王朱檀生时在充州府为王,死后葬于今邹县城东北二十五 里九龙山之南麓与今曲阜县交界处,距充州不远。 墓在山南端,坐北向南,依山建造。东与卧虎山 、西与玉皇山相近;向南沿坡而下是一 片沃野;前面有白马河由东向西流过,再举目一望,遥遥与朱山相对,地势壮观,风景秀丽。可见鲁王朱檀死后葬于此处,当时是经过了一番精心选择的。 陵园南北长206、东西宽80米。正中设一隔墙,分为前后两院,前院稍大于后院,呈后高前低。南墙有三门,看出有铺石面的台基,中门道 宽约3.6 米,左右侧门道宽约3.2 米。后院三门,中间门道宽约1.5米,两侧门道与前院门道相同。后墙只留有一后门,通向墓地。至今还散存大型石柱础、殿基角石、龙纹琉璃瓦当等。据群众传说早年还有角楼。可见当年鲁王的陵园规模宏大,建筑华丽。 朱檀墓西60多米处,有衬葬的王妃戈氏墓,墓为砖砌券室,分前后两室,通长15.2米。 按《明史记载》,鲁王朱檀死于洪武二十二年,谧号曰荒;戈氏于朱檀死后第二年进封为王妃;戈妃死时,朱檀早已下葬,所以衬葬于此。 地面附属建筑遗迹及衬葬 墓室介绍 朱檀墓墓室深距现地表20余米,凿石开扩,然后以砖砌室,封土夯层坚固。封土铺展的面积约1万3千多平方米。 墓道居南侧,全长50余米,与墓室为同时开凿出来,正直向南,外口宽,向里渐窄,底部呈外高里低斜坡状,里口宽3.9米,北端距金刚墙1.5米。 封门墙,高8.86米,上部厚1.6米,向下渐宽作砒墙状,墙基向外 伸入墓道中。墙用大砖砌成,封堵牢固。封门墙后,有一红色金刚墙,通高8.2米,宽5.35米。 金刚墙的左、右、后三面附有砖砌的挡土墙,与前面的封门墙接齐。在门楼上又筑起一道 东西长条形的护槽,顶上覆盖两层石条,用以负担上面的夯层 封土,防止损坏门楼建筑。 朱檀墓墓室通长20.6米,共有两重门,分前后室,两室之间有甬道相连;除门部为石料构筑外,余为砖砌,券顶,方砖铺地,四壁及顶敷以白灰,壁上部饰双条墨线。 前室南北8.05、东西5.25 、高4米券顶为东西起券。前后室之间即二门。 后室为棺室,较前室高大宽敞,东西8.20、南北5.45、高5.05 米,平面与前室呈“丁”字形。顶为南北起券。后室中部砌须弥座式棺床,均用磨光砖砌筑,南北3.85、东西3.10、高0.5米。 甬道的券顶较矮,通向后室,高1.9 、长1.95米。 墓葬形制 随葬器物 墓前室前部正中置一大缸,内有一盏万年灯;后部中央设一红御案,案面有蓝顶宝匣,内盛“鲁王之宝”印;御案之前有木雕彩绘俑群,其中武士俑、仪仗俑、乐俑、侍卫俑380个,马俑24个,车2辆。 后室正中朱檀棺椁置砖雕棺床之长。因墓室长年积水,随葬品1300余件,大多保存完好。出土有戗金漆箱、南宋“天风海涛”琴、织金缎龙袍、双层透雕玉带、冕旒等衣物。最珍贵的是保存了宋高宗题跋的金粉“葵花蛱蝶”扇面、元 钱选自跋的白莲手卷和无款金碧山水绢画三件等均为国内罕见的文物珍品。 棺内,覆盖锦被、袍服。朱檀身着龙袍,系玉带,戴圆顶小帽;发髻完好,贯金替;两腋下各有一小金粒;骨架仰身伸直。身下 铺褥,褥上有19枚“洪武通宝”金钱。褥底下是一层等板,板上雕北斗七星圆孔。棺底铺垫草木灰。 冠服类 九旒冕:唯一一件存世的古代冕服实物,被称为史上最牛乌纱帽。 九缝皮弁:是目前国内保存最早的唯一完整的弁实物。 织金缎龙袍 中单纱袍 镶宝石金带扣 金镶灵芝纹白玉带 琴棋书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