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胚带细胞团内裂开成腔,其内侧中胚层附在内胚层外面,分化为肌层和脏体腔膜,与肠上皮构成肠壁中胚层;外侧中胚层附在外胚层的内面,分化为肌层和壁体腔膜,与体表上皮构成体壁中胚层。由体壁中胚层和肠壁中胚层围成的腔即真体腔 * * 第七章假体腔动物 附:棘头动物门、线形动物门 具有原体腔、消化管发育完善、体被角质膜、原肾管排泄、雌雄异体 包括:①线虫动物门:(15000;50万) ②轮虫动物门:(2000) ③腹毛动物门:(200) ④棘头动物门:(500) ⑤线形动物门:(100) 第一节 线虫动物门(Nematoda) 常见种:蛔虫、蛲虫、钩虫、丝虫、小麦线虫, 15000种;分布广;数量大 ①植食性:细菌;藻类;真菌;根;有机物 ②肉食性:原生动物;轮虫;线虫 ③寄生性:动物,植物均有寄生 一、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体表具有角质膜 1.来源:上皮分泌而成 2.结构:①皮层 ②中层 ③基层 ④基膜 3.功能:保护身体, 抵抗宿主消化酶作用 体壁:体壁由角质膜、上皮层(加厚形成背线、腹线、两 侧线)和肌层构成皮肌囊 (二)原体腔(假体腔) 1、体壁由角质膜、上皮层和纵肌层组成。体壁围成的广阔空腔称为假体腔,由胚胎时期的囊胚腔发展形成。原体腔的出现,是动物进化上一个重要特征 真体腔的形成: 2、特点: ①无体腔膜; ②有体壁中胚层,无脏壁中胚层; ③充满体腔液 3、作 用: ①充满体腔液,运输营养物质 ②对运动起着流体静力骨骼作用 ③加大运动的自由度 (三)发育完善的消化管: 有口有肛门;消化管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 ①前肠: 口、咽、食道 ②中肠: 消化与吸收的主要部分 ③后肠: 直肠和肛门 线虫的消化机能更完善,与消化循环腔相比有很大的进步,这是动物进化的特征之一 (四)排泄器官: 腺型和管型2种,属原肾管 腺型:由1~2个腺肾细胞构成,排泄孔位于腹侧中线 管型:是由1个腺肾细胞特化形成,由纵贯侧线内的2条纵排泄管构成,两管间有一横管相连,略呈“H”型。横管处伸出一短管,末端开口为排泄孔 A—腺型 B—管型 (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围咽神经环、背神经节、侧神经节、腹神经节;神经环向前后伸出多条神经,以背神经和腹神经最发达。 感官不发达,头端有头刺毛、唇乳突,尾端有尾乳头、尾感器。 (六)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异形, 体内受精;少数营孤雌生殖 生殖器官:细长;管状 ①雌虫:成对,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雌性生殖孔 ②雄虫:单个,精巢、输精管、储精囊、射精管、泄殖腔、 泄殖孔 (七)无循环系统,无呼吸器官 自由生活:体 表 寄生生活:厌氧呼吸 二、代表动物: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 (一)成虫形态:圆柱形,全体乳白色;雌雄异体、异形 (二)构造:(皮肌囊结构) 1、体壁及原体腔 :体壁由角质膜、上皮和肌层构成皮肌囊 ①角质层: 皮层、原纤维层、基质(中层)、 纤维层(基层)、基膜 ②上皮层:合胞体结构;四个内突成“两侧线(纵排泄管)、 背线(背神经)、腹线(腹神经)” ③肌肉层:纵肌 肌细胞: ①肌原纤维(收缩) ②原生质(核) 2、消化系统:一直管,由口、口腔、咽(肌肉性)、肠 (微绒毛)、 直肠、肛门 雄虫的直肠实为泄殖腔,以泄殖孔开口 3、呼吸和排泄: ①泛氧呼吸 ②排泄:管型,一个原肾细胞特化形成的“H”型管,两条 纵排泄管位于侧线内 4、神经系统和感官: ①神经:简单,圆筒状 1个围咽神经环; 6条神经(背神经、腹神经、背侧神经和腹侧神经各1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园接送免责协议书范本(2025版).docx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静脉输液护理创新案例演讲ppt.pptx
- 3.1水循环课件(共22张PPT).pptx VIP
- 国际学校中方教职员工薪酬设计方案.pdf
- 2025年闽教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docx
- 2025-2026学年岭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放射性肠炎》课件:放射性治疗后的肠道并发症.ppt VIP
- 科力达kts-440系列全站仪说明书.pptx
- 昌平区流研所路百善六号路原规划一路百沙路工程环评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