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读书解说.pptVIP

《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读书解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反规划”与人居环境 ---读《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有感 资环1班 22 苏颂祺 图书目录 一.前车之鉴:国际城市美化运动 “城市美化运动”:强调规则、几何、古典和唯美主义,而尤其强调把这种城市的规整化和形象设计作为改善城市物质环境和提高社会秩序及道德水平的主要途径。 时间:从1893年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到1909年的美国第一届全国城市规划会议(16年) 两大共同特征: 一.专注于纪念性和表面文章,将建筑或城市空间作为权力的符号,与此同时几乎全然不考虑规划所应达到的更广泛的社会目标。 二,为展示而规划,将建筑和城市空间作为表演的舞台,设计的目的是令观众激动,让参观者惊叹。只是在不同时代和国家里,观众有所不同罢了。 从理想城市到巴洛克城市 法国凡尔赛宫:一个完整的欧洲帝王的理想城市设计模式,是后来城市美化 的-个原型:极度气派豪华;一点透视,强调几何的形式美,金玉堆砌的装饰。 从理想城市到巴洛克城市 经典巴洛克城市景观设计:圣彼得广场和巴黎景观大道 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 作为城市美化运动的第一个大型工程的华盛顿,是欧洲巴洛克城市与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主导风格之间的一个桥梁。 殖民地的城市美化运动 英国殖民主义者规划的印度新德里国王大道,一条用于展示权威的景观大道 新德里 二.中国城市景观歧途 中国的“城市美化运动”,更确切地说是“城市化妆运动” 与历史上的城市美化运动相比,在规模和形式上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典型特征是唯视觉形式美而设计,为参观者或观众而美化,唯城市建设决策者或设计者的审美取向为美,强调纪念性与展示性。这种城市化妆的盛行及具危害,已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并敲响了城市景观误区的警钟(俞孔坚、吉庆萍,2000年;陈为邦,2001年;金经元,2001、2002年;周干峙,2001、2002年;仇保兴,2002年),具体反映在: 1.“景观大道” 2.城市广场 3.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与“美化” 4.为美化而兴建公园 5.以展示为目的居住区美化 6.大树移植之风 1.“景观大道” 无论是北方大都市,还是南国小城,无论是三峡库区迁徙新建的小城,还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城,许多城市都为建设纪念性和轴线性的“景观大道”而大兴土木,竭尽“城市化妆”之能事,强调宽广、气派和街景立面之装饰。 典型的城市“景观大道”。 非人尺度和速度,一条人行与自行车的屏障,缺乏对人的关怀,强调形式的纪念性和化妆性。(图为深圳某道) 2.城市广场 看不见人的广场,为广场而广场,广场成为市政大楼前或是山岭中的一个摆设,广场作为人与人交流场所的本质意义被忘却。(国内某城市空旷大广场 ) 3.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与“美化” 如同身体之血脉的城市水系,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水系被作为排污通道、垃圾场而被污染、被遗弃。城市水系似乎成了包袱,阻碍了“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旅游城市”等称号的达标,一种落后的、源于小农时代对水的恐怖意识,和工业时代初期以工程为美的观念,正支配着城市水系的“美化”与治理。 4.为美化而兴建的公园 这样的公园强调的是纪念性、机械性和形式化、展示性。具体表现在:为公园而公园;以人工取代天然;把公园作为展示舞台和旅游点。这些都与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背道而驰。 图分别为张家界“大氧吧广场”和昆明世博园 5.以展示为目的的居住区 带有城市美化运动的通病,即注重展示性和视觉形式,而忽略了环境美化对居住者的日常生活和居住的意义。于是乎,出现了空旷的小区绿地、草坪、花坛叠水、树雕泛滥,瓷砖、花岗岩铺地,如同城市广场。而缺乏乔木供人庇荫,也缺乏儿童游乐设施、 老人休闲场所 和青年人的体 育场所。由于 美化的目的有 偏,导致了居 住区美化走入 歧途。 6.大树移植之风 大树移植似乎是城市绿化美化的一个速成法和“为民办实事”的有效之举,不但很容易获得广大市民的认同,各种媒体也将其作为好的经验积极报道,推波助澜,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老树大树进城来”。殊不知其中祸患之多,胜于益处。 中国“城市化妆运动”的本质根源 1.文化的积垢:封建专制意识 长官意志:唯官是从,官大于法,城市景观变成了市长个人意志的体现,从而有了如上所述的城市景观:讲究气派、展示和纪念性。 草民意识:官僚主义的潜意识使城市景观根本漠视普通居民的存在,不是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和需要服务,而是为获得上级的欢愉不惜牺牲万民的利益。 2.时代的局限:暴发户意识 急速的城市化过程中,资本迅速集聚,而地产开发商许多又是暴发户。暴发户的最大特点是经济实力与品位不相称,这就使得城市美化在小农意识与暴发户意识之下发展。 3.时代的局限:小农意识 庄稼意识:只种庄稼,不种杂草。 好农人意识:广做模纹花坛,精于植物的整形修剪,用花草堆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