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论语》 感受孔子人格 体味儒家之道 思考: 1、孔子为何见南子?子路为何不悦? 提示: 南子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见之……孔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 孔子是不得已而去见南子,她把持着政权。同时孔子还想以礼答之。 南子是卫灵公的宠妃,淫荡为人不齿。子路见到老师去见这种人,怀疑孔子做了不合礼的事,自然满肚子不高兴。 从上面可以看出子路是怎样的人? 耿直忠厚 孔子怎么对待子路的不悦? 对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为什么不明说情况?你对他发誓这一举动怎么看,可以看出孔子什么性格特点? 提示1: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待人不当);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说话不当)。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盖此事无可明辨,辨必涉及南子。在其国不非其大夫,更何论于君夫人。故孔子必不明言涉及南子,则惟有指天为誓。此非孔子之愤,乃属孔子之婉。 ——钱穆《孔子传》 观点一: 1、克己复礼,坚持原则。 2、尊重学生人格,没有给学生压力。 率真、可爱、善良、敦厚.平等、友好、和谐、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孔子去见南子有没有做什么不正当的事我们可以存而不论,只从我们看到的事实部分来说,我觉得子路对孔子的批评是正确的,因为既然孔子去见了南子,就有做了不正当事的可能。子路能当面指责老师可能的错误行为,是值得赞赏的。 (观点二) 可见:孔子为推行政见学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精神,及师生关系的平等、融洽。 【原文】11·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淮南子 精神》:“冉伯牛为厉”(癞,麻风,大麻风,慢性传染病,可使患者手足、面部以及眼发生残畸等,半个世纪前还是一种不治之症,因此患此病者常遭人嫌恶。) 裴骃《史记集解》 中引包氏说:“牛有恶疾,不欲见人” 那么孔子对患此病的伯牛怎样? 问(慰问,探问)之;伯牛不愿意见人,他“自牖执(握着)其手”。担着被传染的危险去看望他。 ——对学生的无限关爱 孔子对学生的关爱,还体现在哪几则中? 12则: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运用反复,表达其哀痛之深 为什么孔子在伯牛与颜渊死时表现的不太一样? 第12则,表现的是颜回之死对孔子的沉重打击。这种悲痛要远远深于伯牛之死所带来的痛感。伯牛之死,孔子主要是痛惜;而颜回之死,孔子是绝望,是痛彻心肺。原因在于孔子在颜回身上,寄托着很大很多的理想。对颜回,孔子视之为自己道德、思想和学问的传人,颜回早逝,无人承传薪火,所以是“天丧予”——上天亡我,亡我文化。 [原文] 13·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恸:极度悲痛 夫(f ú):此,这 孔子对所有的学生都这么关爱吗?联系下面的选段,比一比,说说他对弟子的爱中体现了什么?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①也!于 予与②何诛③?”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 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注释】 ①圬(Wu):指泥工抹墙的工具,也作动词用,指把墙面抹平。② 与:语气词,同“欤”,下文“于予与改是”中的“与”同义。③诛:责 备。 【译文】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 “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 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 【典故】 孔子的弟子宰予,言辞美好,说起话来娓娓动听。起初,孔子很喜欢这个弟子,以为他一定很有出息。可是不久,宰子暴露出懒惰的毛病。 一天,孔子给弟子讲课,发现宰予没有来听课,就派弟子去找。 一会儿,去找的弟子回来报告说,宰予在房里睡大觉。 孔子听了伤感地说: “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最初我听到别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一定与他说的一样;现在我听别人的话后,要考察一下他的行为。就从宰予起,我改变了态度。” 那么孔子爱伯牛和颜渊等人,是为什么? 斯人也而有斯疾 ——对伯牛德行的推许。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对颜渊德行的推许。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孔子将传道的厚望寄予颜渊,亦盼身后有出面行道的机会,故孔子于其先卒而发此叹。——钱穆《孔子传》 1、好学2、悟性3、境界高 【原文】 9·子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