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 11.1 概述 11.2 化学热处理的原理及过程 11.3 钢的渗碳 11.4 钢的渗氮 11.5 钢的碳氮共渗 11.6 渗硼及金属 11.7 辉光放电离子化学热处理 1.概念 将金属或合金工件放在特定的活性介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工件表面与周围介质相互作用,一种或几种化学元素的原子或离子扩散并渗入工件的表层,使其表面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并配以不同的后续热处理,改变其金相组织与性能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简单说是向钢的表面渗入某种元素的热处理工艺。 注意:化学热处理既改变表面的化学成分,又改变其组织。化学热处理后渗层与基体金属之间无明显的分界面,由表面向内部其成分、组织与性能是连续过渡的。 其表面和心部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组织、性能,从而获得单一材料难以获得的性能。 1)提高材料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碳钢渗C或C、N共渗→(淬火)获得表面高硬度、耐磨性,心部保持良好的塑韧性。 2)提高材料抗交变载荷的疲劳强度。渗氮(软N化或离子渗N)→表面形成压应力层,抗疲劳性能大幅提高。 3)增强材料的耐蚀性和耐热性能。渗Al→提高工件表面抗氧化、抗腐蚀的能力。 以渗入元素命名:渗金属,渗非金属。 11.2 基本原理及过程 一、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 基本过程——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分解阶段:渗剂中的化学反应分解出渗入元素的活 性原子。 2.吸收阶段:活性原子被金属表面吸收 3.扩散阶段:渗入原子在金属基体内达到一定浓度后 从工件表面向内部扩散。 化学热处理时渗剂分解出被渗元素活性原子的反应有: 1)置换反应:渗金属时, 2)还原反应:如渗金属时, 3)氧化反应:如渗碳时, 4)分解反应:如普通气体渗碳、渗氮时, 2. 吸附过程及影响因素 固体表面对气相的吸附作用按其作用力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类。 1)物理吸附:没有电子转移和化学键生成的吸附现象。 这种吸附能迅速达到平衡,并在较低温度下发生。 温度升高时吸附量下降,温度下降时吸附量又增加。 2)化学吸附:当气体(吸附质)与金属表面(吸附剂)接触时二者以高速发生反应形成化学键,即发生电子交换,组成离子键结合或共价键结合叫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在低温时速度较小,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这种吸附可以使分子解离。 吸附是物质在相界面上自动聚集的过程。 吸附过程并非在固体表面均匀进行,吸附中心往往出现在表面的一些缺陷处。 吸收过程就是活性原子由钢的表面进入晶格形成固溶体的过程。 钢的表面上存在大量的位错和晶界,为活性原子的渗入提供了方便的通道。 3. 化学热处理的扩散过程 扩散指金属表面溶入被渗元素后,该元素浓度增加,形成浓度梯度,发生迁移现象。在一定的温度下,原子沿着浓度梯度下降的方向作定向扩散,形成一定厚度的扩散层。 纯扩散渗入元素原子在母相金属中形成固溶体,在扩散过程中不发生相变或化合物的形成和分解。 纯扩散常发生在化学热处理的初期,或渗剂的活性不足以形成饱和浓度的场合。如渗碳。 反应扩散指通过扩散使固溶体溶质组元的浓度超过固溶度极限而形成新相的过程。 在化学热处理中,渗入元素原子在金属中形成的固溶体有两种: 当渗入元素为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元素(C、N、B)时,其与金属形成间隙固溶体; 当渗入元素是金属元素时,其与原金属形成置换固溶体(铝、铬、硅、锌等)。 渗层指在钢的表面渗入某种元素后,从表面向内保持该元素较高浓度的距离。 1)渗层深度与扩散时间的关系 说明渗层深度δ与时间 t 呈抛物线关系; 即延长化学热处理时间,相邻区域的浓度差减小,扩散速度逐渐降低; 随时间延长,扩散浓度的增加值也越来越少(先快后慢)。 2)扩散层的组织结构 扩散层的组织结构可以根据基体金属与渗入元素的合金状态图及扩散条件来确定。 扩散层形成规律(渗剂B向金属A扩散为例) 二、加速化学热处理过程的途径 1、化学催渗法 概念: 是在渗剂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化学试剂或物质,促进渗剂的分解,去除表面钝化膜,改善工件表面活化状态,以提高渗剂活性和增加活性原子的浓度。从而提高渗入能力。 分类: 1)提高渗剂活性的催渗方法:如,固体渗碳时渗剂加入Na2CO3,气体渗碳时加入苯或丙酮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通用5篇).pdf VIP
- 《新媒体营销》教案12 任务十二 认识微博营销.docx VIP
-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件.ppt VIP
- 中心管道吸痰护理操作.pptx VIP
- 市场营销沙盘模拟实训教程—基于ITMC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与竞赛系统 第2版 学习情境二 营销策略基础.ppt VIP
- 《新媒体营销》教案6 任务六 掌握新兴的新媒体营销方法.docx VIP
- 苏教版小学上册音乐四年级全册教案.doc VIP
- 《新媒体营销》教案5 任务五 掌握主流的新媒体营销方法.docx VIP
- 七年级英语秋季开学第一课(人教版2024).pptx
- 《开学第一课》课件共27张PPT)2025.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