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指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考研指导.doc

2016考研指导:专业课没指定参考书该怎么办   我一直对所谓“想考X大不指定书目的专业至少要看xx本书”这样的话极其不屑。   首先,看书多却学而不化的人,只是书呆子,没有任何可以骄傲的;其次,看xx本书绝非考上不指定书目专业的必要条件;最后,我很想大声质问他们:你考过吗?你了解过考上的人吗?这样以讹传讹,真是太坑人了!   在笔者写这篇文章的当晚,在一个新闻传播考研QQ群里,又有几个2014年的考生发起关于北大传播学不指定参考书的讨论。一个女生说,她有一个 考北大的师姐,看了200本书,可依然觉得看得太少,并很有经验、很理所当然地解释原因说:北大就是上不封顶啊!然后是可想而知的一片惊叹、困惑、恐怖与 佩服。几个考北大的研友,纷纷感叹,“就是坑”“都是泪”……   其可气复可笑也欤!   考研是一门应试考查,如果找到专业课出题的源头参考书,自然事半功倍,胜券在握了。对于跨专业考生而言,尤其如此。于是乎,学校不指定参考书与 学生“上穷碧落下黄泉地追查参考书,似乎成了乐此不疲的猫鼠游戏,当时自己从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复试现场出来,被守在教学楼门口学弟学妹们围堵时,被追问最 多的问题也是:学长,你都看了哪些书?每次遭遇这个问题,都会有些犹豫,深怕自己的一不小心误导了她们一年的青春。后来经过再三斟酌的总结,将答案定为: 精耕细作三五本,浮光掠影三五十。   循迹“秘而不宣”的参考书   不指定参考书,不意味着没有参考书。而找到这些“秘而不宣”的参考书,其实很简单。如下几个规则可供参考:   相信经典的力量   为什么要“拥抱”经典教材?因为经典教材是对本学科知识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提出本学科的“真问题”,引导你去追问,去思考。经典教材可以“读 厚”,因为有容乃大;也可以“读薄”,因为含英咀华、去粗取精。佛家讲,一颗沙里观天下,很类似经典教材的意义。就经典教材的选择而言,任何学科或专业中 经过时间淘洗、实践筛选后剩下的所谓经典教材为数并不多(注意,是教材,不是原典)。像传播学领域,国内比较通用的教材无非是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国 外翻译过来的像《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等;新闻学领域,公认较好的像李良荣老师的《新闻学概论》;而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书,一 般都会选2本,一本是袁方老师《社会学研究方法教程》,一本是国外艾尔巴比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其他学科或专业国内公认的教材,应该也是屈指可数,怎么 重视都不为过。   这些经典教材,在各自的学科领域中,都会口耳相传,有着良好的口碑。一般而言,网上都会流传一些书单,对本专业的经典书目进行点评与分析,可以参考;此外,像清华北大等学校,导师都会给自己的学生指定“本专业必读经典书目”。   选教材别抱门户之见   在选择经典教材时,千万不要以派别定亲疏。比如,经常有同学会问: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书要不要看?复旦大学出 版社的书要不要看?或者人大老师的书或论文要不要看?清华老师的书或论文要不要看?当然要看。仅就人文社科领域而言,中国各个大学之间并未形成观点、立场 明确的“学派”(像社会学中的芝加哥学派、哥伦比亚学派等,都是以高校为阵地,围绕某位核心人物的核心主张,聚拢一批教授学者,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流派特 征),相互之间良性竞争,而是像今天的流行电视剧或选秀节目一样,哪块领域热了,纷纷上马,你未唱罢我已登场,属于重复建设。所以,根本无需考虑流派的区 别!尽情去看就好!   导师“导”你的考研   就目标院校的导师研究方向而言,各个导师往往有自己的关注方向和研究领域,这些关注点有可能就是当年的出题点。比如北大新闻传播学院的胡泳老 师,每年都会有各种演讲、研讨会,这些发言和会议的主题就成为每年考生寻寻觅觅的蛛丝马迹,有可能透露出当年考题的热点,这一点似乎屡试不爽。如2013 年考题中,就出现了胡泳老师历次演讲和《众声喧哗》一书中经常提到的主题——“网络意见与主流民意”和“网络意见领袖与传统意见领袖的异同”。另外,目标 院校导师近几年出版的书籍、发表的论文等,都需要适当关注。说适当关注,是因为有些导师的研究课题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过于高深和超前,对于这样的领域,考 生就需要作出自己的判断,是简单了解下,还是“沉陷”其中?如果导师的活跃度比较低,不经常发论文、N年不出一本书,那他写的××学概论、××学教程、 ××学新编等书籍一定要留心,因为这样的材料往往已经俯拾即是,论调、内容多有重复,属于老生常谈,为了让自己这本xx概论有一定价值,往往会在书中加入 自己的论述或新的观点,这些不一样的地方,是需要格外关注的!   真题会说话   不指定参考书,那真题便是终极的参照!如果说,经典教材和导师写的书,是一纵一横的经纬网,那真题便是数据分析里的热力图,它会告诉你到底哪些 内容是你需要牢牢记住的,哪些领域

文档评论(0)

eorihgvj5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