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紫外光谱 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宋敬敬 QQ: 2036610072;Tel:E-mail: 2036610072@ 分子光谱 分子光谱 吸收光谱又称吸收曲线,特征:曲线的峰1称为吸收峰,对应波长称最大吸收波长(λmax),谷2对应波长称最低吸收波长(λmin);峰旁边曲折3称为肩峰;在吸收曲线的波长最短一端4,吸收相当大但不成峰形的部分称为末端吸收。整个吸收光谱的形状是鉴定化合物的标志。 三、常用术语 发色团(生色团) 助色团 助色团一般为带有孤电子对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OH、-OR、-NHR、-SH、-X等)。这是因为,具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与发色团的π键相连,可以发生 p-π 共轭效应,结果使电子的活动范围增加,容易被激发,使 π→π* 跃迁吸收带向长波方向移动。 红移和蓝移 强带和弱带 电子跃迁共有4种类型 σ→σ*跃迁 π→π* 跃迁:λmax ~200nm ,ε 104,强吸收。 孤立π键的 π→π* 跃迁吸收处于远紫外区。如C2H4的 λmax 为165nm,ε 为104。 n→σ*跃迁 分子中含有O、N、S、X,λmax ~200nm 如连有杂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 C=O,C≡N,N=O,N=N)中杂原子上的 n 电子,吸收能量产生 n→π* 跃迁。吸收谱带在 270~350 nm 之间,吸收很弱,ε<100。此跃迁也是 UV 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 五、吸收带的分类 根据电子和轨道的种类,可以把吸收谱带分为四 类:K 吸收带、R 吸收带、B 吸收带和 E 吸收带。 R 吸收带(源于德文radikalartig---基团) B 吸收带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是苯环振动与 π→π*跃迁重叠引起的。强度很弱,εmax~200。出现的区域为230~270nm。 六、溶剂的选择 (1)样品在溶剂中应当溶解良好,能达到必要的浓度(此浓度与样品的 ε 有关)以得到吸光度适中的吸收曲线; (3)尽量采用低极性的溶剂; 降低溶剂与溶质分子间作用力,减少溶剂对吸收光谱的影响。 七、影响紫外吸收波长的主要因素 pH值对苯酚和苯胺吸收峰位置的影响: 小结 第二节 紫外光谱仪 基本组成 是指能将来自光源的复色光按波长顺序分解为单色光,并能任意调节波长的装置。 是紫外光谱仪的关键部件。由入射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棱镜或衍射光栅)和出射狭缝组成。 3.吸收池(样品室) 作用是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并检测其强度。理想的检测器应有宽的线性响应范围、噪音低、灵敏度高等特点。常用的检测器有:光电池、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等。 常用的记录系统有:检流计、微安表、电位计、数字电压表、x-y记录仪、示波器及数据台等。 第三节 各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各种有机物都有吸收紫外光的特性,分子结构不同,吸收光谱特征也不同。 烷烃分子中只有 σ 成键轨道和 σ* 反键轨道,在吸收光能后发生 σ→σ* 跃迁,ΔE 较高,吸收带落在远紫外区。 环烷烃:特别是环张力大的环烷烃,C-C键的强度被削弱,发生 σ→σ* 跃迁所需能量降低,所以其吸收波长比相应的直链烷烃要长一些。环越小,吸收波长越大。 如饱和醇、醚、卤代烃、硫化物以及胺等,含有孤对电子(n)。 发生σ→σ* 、n→σ* 跃迁,n→σ* 有的可出现在近紫外区。为禁阻跃迁,因此吸收强度较弱。 n→σ* 跃迁大多位于 200nm以上,可被一般紫外光谱仪所检测,有些吸收带的 εmax可以达到1000以上。 乙烯 λmax165nm 丁二烯 λmax217nm 己三烯λmax258nm 辛四烯 λmax296nm 共轭双键的数目,共轭体系上取代基的种类、数目和立体结构等因素都对共轭多烯体系的紫外光谱产生影响。 计算下面化合物的 λmax 链状共轭双键基本值 217nm 4个烷基取代 +20nm 2个环外双键 +10nm λmax计算值 247nm (实测值:247nm) 链状共轭双键基本值 217nm 4个环残基或烷基取代 +20n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