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止血药的合理应用 止血机制 止血药主要作用于凝血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的“瀑布反应”,多种凝血因子共同参与,一个因子依赖另一个因子,组成多蛋白催化复合物来完成。基本效应是大量α-凝血酶及更大量的纤维蛋白生成,取代血小板血栓,使之更长久。 止血机制 主要的凝血因子有: (1)凝血系的酶原蛋白:包括接触激活的FⅪ、FⅫ和维生素K依赖性的FⅡ(凝血酶原)、FⅦ、FⅨ、FⅩ; (2)促凝辅因子:包括FⅧ,FⅤ,TF(组织因子)以及作为FⅧ载体的vWF; (3)纤维蛋白凝块形成中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FⅩⅢ):这些蛋白大部分都是以无活性前体形式存在于血液循环中,经激活才具有活性,习惯上在凝血因子代号右下角加个a表示其“活化型”。 止血机制 凝血酶原激活成为凝血酶,凝血酶是一种多功能凝血因子,使纤维蛋白原从N段脱下四段小肽,即两个A肽和两个B肽,形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凝血酶也能激活FⅩⅢ,FⅩⅢa使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聚合,形成不溶性的交联纤维蛋白多聚体凝块。 1)促进凝血系统功能的止血药。 2)凝血因子制剂。 3)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止血药(也称抗纤溶剂)。 4)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 5)局部止血药。 促进凝血系统功能的止血药 能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和其它凝血因子, 或提高它们的活性, 或能促进凝血因子从贮存部位释放, 进而加速血液凝固, 主要用于手术前、后的预防出血和止血。 蛇毒“类凝血酶(血凝酶)” 蛇毒“类凝血酶”制剂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最广泛的止血药。蛇毒“类凝血酶”是已在近百种的蛇毒中发现存在的一类丝氨酸蛋白酶,只作用于特定的肽键,对底物专一性较强,可在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结构和功能与人类凝血酶相似,故称“类凝血酶” (Thrombin like enzyme, TLE),也称蛇毒血凝酶 蛇毒“类血凝酶” 其凝血酶样作用能促进出血部位的血小板聚集, 释放一系列凝血因子, 包括血小板因子3, 能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生成纤维蛋白Ⅰ单体, 进而耦联聚合成难溶性纤维蛋白, 促进出血部位的血栓形成和止血; 其类凝血激酶样作用是由于释放的血小板因子3 引起, 凝血激酶被激活后, 可加速凝血酶的生成, 而促进凝血过程。本品可用于治疗和防治多种原因的出血。 注射用血凝酶仅促进出血部位的血小板凝集, 并不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因此对择期手术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⑴ 血凝酶用于产后出血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⑵ 维生素K ( vitamin K ) 是参与肝脏内合成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的重要物质,主要用于治疗因患有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致使肠道菌群失调、或口服抗凝药引起凝血因子活性显著降低、或新生儿肠道无菌等导致的维生素K缺乏而引发的出血倾向。维生素K包括V itK1、VitK2、VitK3和VitK4, 其中VitK1 可肌肉或静脉注射; VitK2 可口服或肌注; VitK3 和VitK4 只能口服。 注意:VitK1 迅速静注可出现面部潮红、出汗、胸闷等, 甚至可致血压剧降而死亡。新生儿应用VitK1 后可能出现高胆红素血症、黄疸和溶血性贫血。对红细胞中缺乏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的特异质患者, VitK2、VitK3 和VitK4 可诱发溶血性贫血。 酚磺乙胺(止血敏、止血定) 是一种止血迅速且作用持久的促进血液凝固药物, 可通过促使血小板数目增加、增强血小板的功能而有效地缩短凝血时间, 同时还可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主要用于预防手术前、后出血, 以及治疗各种血管因素导致的出血症状,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及其它因血管脆弱而引发的出血。但要注意的是, 有血栓形成史者慎用。此外,不要在使用前应用高分子量的血浆扩充剂, 也不要与氨基己酸混合注射。 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新凝灵) 能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 使纤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溶酶, 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 也能促进血小板释放活性物质, 增强血小板的聚集性和黏附性, 缩短凝血时间, 还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 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从而产生止血作用。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出血, 对手术渗血、外科出血、呼吸道出血、五官出血、妇科出血、痔疮出血、泌尿道出血、癌出血、消化道出血和颅脑出血等均有较好疗效。但如肝功能严重损害或血小板数量极低, 则止血效果较差。 醋酸去氨加压素(弥凝) 按0. 3 Lg /kg方案静脉或皮下注射, 可使血浆内凝血因子Ⅷ的活性增加2~ 4倍, 也可增加血中血管性血友病抗原因子( vWF: Ag), 同时释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t- PA), 主要用于轻、中度甲型血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