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推进汝城“三城四化”建设的调研
“我为‘三城四化’献一策”
关于推进汝城三城四化【摘要】笔者围绕汝城县委、县政府“三城四化”发展战略定位,积极开展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调研,重点对该县城乡经济发展布局展开了综合分析,基本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推进“三城四化”的。
?关键词:三城四化
1、 发展现状及特点
汝城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临近粤港澳等沿海发达地区,处于内陆和沿海地区结合点的最前沿,在经济领域属于边缘发展区,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调整和扩张的梯度转移上有突出优势。近些年来,该县围绕三城四化发展战略定位,加速交通、城及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矿产、水电、旅游、农业等产业,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凸显以下几特点。地处相粤赣三省交界处,“内为衡宝门户,外抚粤赣咽喉”,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厦蓉、湘深两条高速公路成“十”字框架大部分乡镇,县内有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比照实施西部开发县、国家电气化建设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困难县、罗霄山脉连片开发县等政策,有利于争资立项、加快发展;森林覆盖率高达73.69%;县内水利资源、风能资源相当丰富,已是全国小水电五强县之一,是湖南省装机容量最大的县;境内以钨铁为主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是全国有名的钨矿贸易集散地、铁矿储藏量居全省第二,在全国各地从事矿产开采、加工及贸易的能人众多;汝城位处湘粤赣三省交界旅游“金三角”地带,自然风景,革命遗址和少数民族风情等多种旅游资源相得益彰,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汝城气候适应果蔬粮食种植,有盈洞金银花、延寿小米椒、文明水果、田庄蔬菜、大坪板鸭、岭秀生姜、旱塘硒山茶、马桥花豆等特优品牌,有金丰、深汝、双友、斌志、荣盛、龙丰等农业龙头企业,农产业发展初具。2、2.1 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过重,生产技术滞后,造成资源严重流失、损耗和浪费;
2.2 现代高效农业、优势农业产业抗灾抗病能力薄弱2.3 工业发展链条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不足;
2.4 自然资源整合开发,应在提升产业品牌上下功夫。
3、建议与对策
3.1 以资源开发提升为重点,新型工业3.1.1 培育发展支柱产业。要依托资源优势,加快资源型经济结构的转变,推动产业聚集,形成一批由龙头企业带动、民营企业聚集、规模效应突出的支柱产业鼓励企业开发创新,推进产品更新换代,争创名优品牌,形成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名牌产品的经济发展格局。
3.1.2 。招商重点放在引进工业项目和工业上,争取在引资数量和项目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提高招商效果,确保意向型项目顺利签约,及时开工投产。3.1.3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放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大力扶持资源深加工型、高技术型、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形成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紧密结合的发展格局。积极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协调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社会资本组建信用担保机构。
3.1.4 园区建设。注重园区硬件建设,配套水、电、环卫等基础设施,支持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园区招商竞争力;积极整合土地资源,抓好项目引进工作,推进现有企业开工投产,真正使工业园区成为企业发展的龙头。
3.1.5 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保护生产经营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严格检查评比机制,减轻企业负担,坚决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事件,认真落实限时办结制、项目代理制、公开测评制等优化发展环境的制度、建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
3.2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3.2.1 坚持科技兴农战略。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突出农业基础地位,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民政策,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3.2.2 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加大粮食、蔬菜(水果)、茶叶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和特色养殖产业的培育,重点抓好卢该县东岗岭省级万亩茶叶生态观光基地,田庄大棚蔬菜、文明水果等优势农业产业项目,注重引进优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
3.2.3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搭建为民增收平台,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培育发展新的龙头企业,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农业科技人员牵头创办农业科技协会,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3.2.4 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农资市场整顿,加大非法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机制,加大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力度。
3.3 以城为,3.3.1 推进城乡互动。发挥城区人口聚集、物流畅通、产业扩张的特点促进以城兴工、以工促农3.3.2 拟定城区规划。编制和完善城区详细规划,强化规划监管,严肃查处违规建设行为,实现依法规划建设管理。
3.3.3 设施。加快县城提升扩容步伐,完善水、电、路、环卫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区品位,创造良好的宜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