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8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主要内容 什么是经济波动?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如何解释经济波动?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什么使总需求曲线移动?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是多少?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是多少?什么使总供给曲线移动? 课堂练习 总需求曲线 在下列各种情形中,总需求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动? A. 一个十年期的投资税收优惠到期 B. 美元汇率下降 C. 物价水平的下降增加了消费者财富的真实价值 D. 州政府对利息,红利和资本收益征收新税以取代销售税 参考答案 A. 一个十年期的投资税收优惠到期 投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美元汇率下降 净出口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 物价水平的下降增加了消费者财富的真实价值 沿总需求曲线移动(财富效应) D. 州政府对利息,红利和资本收益征收新税以取代销售税 消费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本章小结 GDP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短期波动是无规律且不可预测的。衰退是指真实GDP下降和失业率上升的时期 经济学家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来分析经济波动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水平的变动有财富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 本章小结 任何改变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或净出口的 事件(除物价水平的变动)都会移动总需求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这是因为物价水平的变动并不影响长期的产出 在长期中,产出取决于经济中的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变动都会移动长期总供给曲线 本章小结 在短期中,当实际物价水平与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背离时,产量就会与自然产量率背离,产生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本章提出了三种用以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理论:粘性工资理论,粘性价格理论和错觉理论 预期价格水平和其他使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事件的改变都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本章小结 经济波动是由总需求或总供给的移动引起的 当总需求减少时,短期中产量和物价就会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预期物价水平的变动引起工资、物价和感觉进行调整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就会向右移动,并使经济在一个新的,较低的物价水平时回到其自然产量率 本章小结 总供给的减少引起滞涨—产量减少和物价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工资,物价和感觉进行调整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使物价水平和产量回到其原来的水平 * Point out that investment falls during each recession. This is true of other variables as well: When the economy is in recession, incomes fall, consumer spending falls, profits fall, many stock prices fall, tax revenue falls (causing the budget deficit to rise), and spending on imports falls (causing the trade deficit to shrink). UNITS: Billions of chained 2000 dollars ORIGINAL SOURC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WEBSITE WHERE I FOUND THIS DATA: /fred2/ SERIES NAME: GPDIC1 * During each recession, the unemployment rate rises. When firms cut back on production, they don’t need as many workers. Similarly, during expansions, we see the unemployment rate falling – as firms increase their output, they need more workers. UNITS: Percent of labor force (seasonally adjusted) ORIGINAL SOURCE: U.S. Department of Labor,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WEBSITE WHERE I FOUND THIS DATA: /fred2/ series “UNRATE” Note: The source dat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跨文化音乐素养培育:音乐教学法比较研究.docx VIP
- 日本大本营.pdf VIP
- 小学问题学生成因及对策.pptx VIP
- 托业考试真题及答案整理.pdf VIP
- 2019年11月中石油招聘考试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pdf VIP
- SX-815Q-H2U-ABB.SM_机器人使用说明书_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考核设备.pdf VIP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含答案).docx VIP
-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含答案(9科试卷).pdf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2025版新课标研修解读(初中英语)(29).pptx VIP
- Joyoung 九阳 破壁机 L18-P161使用说明书.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