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9高山流水-西师大版2014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9高山流水西师大版2014
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实际课堂教学,我进行以下思考:
一、预习作业的设计反思。
本节课我本来设计了针对教学目标的预习题,但由于时间的关系,课前并没有很好的落实。课前预习其实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契机,教师通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预习题目,其实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有效的预习,对学生和老师都是大有益处。平时我们也都曾布置过预习作业,只是那种预习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确实也无多大的帮助,无非就是读读课文,写写生字词。我想在这里提出对预习的重视,也能引起大家的思考。理想的课程是美好的,但是我们总能去一步步尝试。这节课我设置的预习作业如下:
1、自主学习生字词,正确认读并书写;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目标A1)
2、自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目标A2)
3、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试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目标B3)
4、联系上下文,尝试思考并解答以下问题:(B4)
(1)“高山流水”的意思是什么?“知音”又是什么意思?
(2)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
(3)俞伯牙为什么要碎琴?
5、根据注释,尝试读懂下面古文,并写一写(目标C5)
伯牙绝弦(不再弹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④,峨峨兮⑤若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⑦:“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⑧,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⑨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⑩鼓。
?善:擅长。?鼓琴:弹琴。?善:妙,好。④哉:语气助词,啊。⑤兮:语气助词,啊。
⑥若:像。⑦曰:说。⑧所念:内心所想。⑨谓:说。⑩不复:不再。
如果学生真能学会自学,那该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二、识字教学反思。
我将识字及朗读定为A类目标,因为正确认读并会写生字词,进而能够通顺流利地进行朗读,这是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朗读、理解体会才成为可能。
本节课我也有意将生字词的教学聚焦在音、形、意上。认读上采取了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带拼音领读,在字形上,我主要就是引导学生对汉字的结构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记忆;在字义上,我主要也是从字形、偏旁入手,让学生去联想词义,比如“焚”字,“两根木头下点上一把火,就要?”学生自然联想到“烧”,我想这样学生记忆更深刻吧。中国的汉字确实是博大精深,每个字后面都隐藏着很大的学问,或许我的解释还是有点个人的主观化,但这种尝试我觉得是有必要的。
在字词教学上,准备还不够充分,还出现了一些知识上的错误,这是教学的大忌:
1、“礡”字的“横折”我写成了“横折钩”,最然后来我也进行了纠正,但对学生的影响还很大,以前听过一句话“一个学生最先接触到什么,那就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还有“咽”字,当课堂上出现有学生读错时,甚至都懵了,想不起这个多音字有三个音,如果我熟悉了,并及时将这三个音的不同意思,反馈给学生,也就不会出现在我反复正音之后,再次上课还有学生读错的情况了;
2、教学时,教学语言也不够简练,甚至重复啰嗦,这在第一节课的导入及每个环节的讲授中都有所体会,深思了一下原因,觉得自己(1)有时候,太随心所欲的发挥了,比如导入的时候,非得纠结于学生对“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的感受;(2)对自己所说内容唯恐学生不理解,进行不必要的重复,感觉自己还是将学生放得不够开。若不是对这节课录像,像这些平时教学中出现的个人习惯性问题,怎会有如此深刻的感受呢?
三、阅读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人物感情)的处理,我主要是通过设置问题、引导思考、指导朗读,从而达到让学生深刻体会。设置的问题主要有:1、伯牙琴艺高超,为何遗憾?2、伯牙创作“高山流水”的背景是什么?3、伯牙和子期怎样成为知音的?4、子期为何将坟墓修在江边?5、伯牙为何碎琴绝弦?我试图通过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并引导学生层层递进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环节看似紧凑,现在来看,似乎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取代了学生的质疑、剥夺了他们质疑的机会。这样让学生步步紧跟自己的思路,难免有点太自我了,而学生未必就真的能跟上自己的步调。而且我这样似乎是在进行逐段的分析,重点就不够突出了。为何会如此呢?剖析自己内心,或许是1、总认为学生的思考力、学习能力不强,于是就讲得太细了;2、对于阅读教学,还是没有想到更加有效的方法。
或许应该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等方面多下些功夫吧。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也应该对文本的内容有个深刻的解读吧,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刻的把握文本所表现得主旨或感情,进而更深刻的传达给学生。我在备课的时候,处理“伯牙创作背景”时,我从伯牙当时“畅快”的心情就感受到了他内心的那种“孤独”和“遗憾”,或许很多老师在处理这一段的时候只是强调景的美、琴声的美。但我觉得此时的伯牙内心其实并不真是如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台冠看板管理办法.doc
- 台林红天使V31蝴蝶兰盆花栽培技术规程.doc
- 台达变频器在纺织织带盘带机上的应用.doc
- 台阶零件车削教案.doc
- 史上最全的笔试题目.doc
- 台钓海矶钓—基础线组攻略.doc
- 史密斯圆图的应用.doc
- 司马初中实验仪器存放细目表物理.doc
- 各地质年代石头的特点.doc
- 各工作安全操作规程.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