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结构构件内力测量实验指导
工程结构构件内力测量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焊接、铆接和铰接等不同连接方式的工程结构施加不同的载荷,测量出各构件所受的内力值,并与相应材料与尺寸的理想桁架杆件内力的理论计算值进行分析比较,加深对实际工程结构的力学建模合理性的认识。
(2)了解掌握应变计测量的基本方法和静动态电阻测量仪的使用方法。
(3)整理实验报告。
2.基本理论
有关理想桁架的定义见§4-4。对于理想桁架的理论计算可采用节点法和截面法进行。
应变法是测定杆件内力的常用方法,本方法利用物体受拉则伸长,受压则缩短这一基本规律,通过测量物体的实际变形来测定其实际受力。
平面静定构架的结点采用了销钉联接及焊接、铆接连接,载荷加在结点上。该结构比较接近于理想桁架,可按理想桁架进行理论计算。由材料力学可知,杆件在简单拉压状态下存在下列关系:
(5-1)
其中,(为应力,即单位面积所受的力(N/m2),称为帕(Pa);(为应变,即单位长度的变形,是一种无量纲代数量;S为杆件的内力(N);A为杆件的横截面面积(m2);E为抗拉压弹性模量(N/m2)。
显然,杆件的内力S 与应变(存在下列关系:
(5-2)
由此可见,只要测量出杆件的实际应变值(,即可由上式求出杆件的实际受力S。
为了测量应变值(,本实验采用电测法,即利用电阻应变计和与其配套使用的静动态电阻应变仪来测量(。有关电阻应变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及测量电路分别见§3-1,§3-2和§3-3。
3.测量对象、实验仪器设备与测量系统框图
(1)测试对象 工程桁架
(2)实验仪器设备
1)JLC-1工程结构内力测试台,该测试台的结构及操作说明见§4-4。测试结构分三种连接形式,两种截面尺寸分别见图5-1(a),(b),各构件材料的抗拉压弹性模量E=200 GPa。
2)电阻应变计24片(已经粘贴于测试结构并涂加防护层),灵敏系数为2.18;
3)CZL-YB-22D拉力传感器 1只;
4)静动态电阻测力仪 1台。静动态电阻测力仪的操作说明见§4-5。
测量系统框图 如图5-2所示。
4.实验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1)接通电源,将仪器电源开关打开,预热约20分钟。
(2)连接力传感器(将力传感器信号线的插头缺口与仪器插座上的凸键位置对准后,再轻轻推动联接。严禁旋转)。
(3)“标定”力传感器:
“标定”↙
L 选定力的单位,输入“3”,“确定”↙,“Kg”指示灯亮;
输入力传感器灵敏度(4位数,例如灵敏度为1.234,则输入1234),“确定”↙;
H 设定力的报警值,输入“290”,“确定”↙;
E 设定力的最高限定值,输入“300”,“确定”↙。
(4)应变计K值设定:
“K值设定”↙
输入4位数“2140”,
“K值设定”↙
(5)连接测量电桥。
1)分别将待测杆件同一截面沿轴向的两应变及依次接入接线端子“A”和“B”(注意同一应变计的两条输出线必须分别接入同一电桥的“A”、“B”接线端子上)
2)将温度补偿应变计的两条输出线分别接入“公共补偿”接线端子的“D1”、“A”上(注意同一补偿应变计的两条输出线必须分别接入同一电桥的“D1”、“A”接线端子上)
(6)电桥平衡。
确认螺旋加载器的负荷为零,然后分别“应力清零”↙、“应变清零”↙
(7)测量。
缓慢顺钟向旋转加载器手轮,加载140Kgf,依次作详细记录;
卸载,重复“应力清零”↙、“应变清零”↙,再加载280 Kgf,依次作详细记录。
(8)卸载,关机。
(9)换一种不同连接形式的实验台,重复上述步骤(1)~(8)。
5.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内容、实验日期。
(2)实验设备、仪器的名称、型号。
(3)实验框图。
(4)实验记录曲线及数据处理表格。
(5)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并结合理论结果与试验条件进
行误差分析。
(12
10.4
(8
(a) (12(2钢管
(14
12.4
(7.5
(b) (14(3.25钢管
图5-1 杆件截面尺寸
((
应变计
力传感器
静动态电阻测力仪
kgf
F
图5-2 工程结构构件内力测量系统框图
电阻
应变仪
测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7课 上课了,好好学(教学课件)《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ppt
- C5225立式车床的PLC控制毕业设计.doc VIP
- (完整版)CISG中英文对照版.pdf
- TCACM 1461-2023 偏颇体质人群治未病干预指南.docx VIP
- 6S生产车间检查表.doc VIP
- NB∕T 32037-2017 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范.pdf VIP
- 儿童屈光发育档案1.1.doc VIP
- 风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汇编17篇).docx VIP
- 幼儿园复课证明查验制度附复课证明模板.docx VIP
- 临床检验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要求及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间比对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