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载冷剂.研究报告.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制冷剂、载冷剂与贮冷剂 ;3.1 制冷剂概述 ;3.1.1 制冷剂的选用原则 ; 5)凝固温度要低  以免制冷剂在蒸发温度下凝固。 6)粘度和密度要小  目的是减小制冷剂的流动阻力。 7)导热系数要高  这样可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减小传热面积,降低材料消耗。 8)绝热指数要小  可使压缩过程耗功减少,降低压缩终温。 9)液体比热要小  这样在节流时液体降温放出的热量少,节流产生的闪发蒸气量小,节流损失较小。 10)气化潜热要大  可获得较大的单位制冷量,同时节流后的干度较小。 11)价廉易得。 ;  除了以上共同要求以外,不同型式的制冷系统和制冷压缩机对制冷剂还有一些特定要求。 1)离心式压缩机要求制冷剂的分子量要大,以提高级压比,减少级数。 2)制冷量在200W以下的制冷机要求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要小,以免压缩机的尺寸过小,加工困难;制冷量于1000W 的制冷机要求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要大,以减小压缩机的尺寸和制冷剂容积流量。 3)小型制冷系统要求制冷剂与润滑油能相互溶解,以便利用回气夹带回油,简化系统。 4)全封闭和半封闭式制冷压缩机要求制冷剂电绝缘性能好。   完全满足上述各种要求的制冷剂并不存在,各种制冷剂都是某些方面较优,而另一些方面不足。应根据工程实际要求,在满足特定要求的前提下,权衡取舍,找出最佳方案。;3.1.2 制冷剂代号与种类 ;3.1.3 制冷剂基本性质 ;3.1.4 按标准沸点分类 ;3.2 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 ;3.2.1 消耗臭氧物质对环境的破坏作用 ;   含有氯或溴的消耗臭氧物质一经排放到大气层,会逐步上升到平流层。在那里,紫外线的辐射会将其中的氯和溴分解出来,形成氯离子或溴离子。以氯为例,氯离子与O3作用后,会将O3中的一个氧夺走,使臭氧成为氧,即:   Cl+O3→ClO+O2 从而丧失了对α、β紫外线的吸收能力。而生成的氧化氯极不稳定,又能与大气中的游离氧相互作用,重新生成氯离子和氧分子:    ClO+O→Cl+O2    这样的循环链式反应使得Cl不断地与O3起作用,一个Cl可以破坏近 105个O3分子,导致O3的分解速率远大于合成速率,致使大气中的O3不断减少。    由于O3浓度的下降,到达地面的紫外线,特别是β紫外线将显著增加。至1995年,高纬度地区上空O3浓度已下降了50%以上。    除消耗臭氧以外,消耗臭氧物质还会造成温室效应。 ;3.2.2 对臭氧作用的评价指标 ;3.2.3 根据环保观点的命名 ;3.3 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 ;3.3.1 制冷剂常用热力学性质表与图 ;  在国际单位制图表中,以 0℃的饱和液体为基准点,基准点的焓和熵值为基准值,其数值为:    hl0=200.00 kJ/kg sl0=1.000 kJ/(kgK)   在工程单位制的图表中,仍以 0℃的饱和液体为基准点,而焓和熵的基准值成为:    hl0=100.00 kcal/kg sl0=1.000 kcal/(kgK)   在英制图表中,以 -40℃的饱和液体为基准点,焓和熵的基准值为:    hl0=0.00 BTU/lb sl0=0.00 BTU/(lbF) ;3.3.2 基本热力性质;   压缩性系数 Z又称压缩因子。对于制冷剂过热蒸气,如引入压缩性系数,则状态方程可表示为:    pv=ZRT   于是压缩性系数为:     式中:p─压力(kPa);    v─实际比容(m3/kg); R─气体常数(kJ/kgK); T─温度(K);    vid─理想气体比容(m3/kg)。    实际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范德瓦尔斯力,包括永久偶极矩之间的作用力静电力(Keesomb force),在永久偶极矩与被诱导偶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诱导力(Debyeforce),被诱导偶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色散力(London force),使得实际气体的比容较理想气体要小。在工程设计中,压缩因子可用查图法得出,也可用近似计算的方法得出。;  估算气体的压缩因子,可用Redlich─Kwong方法通过迭代求出: a=0.4278Tcr2.5/(pcrT2.5) b=0.0867Tcr/(pcrT) h=bp/Z   大多数物质在低沸点下气化时,其摩尔熵增的数值大约相等,即:    ΔSm=Mrs/Ts≈76~88≈const   这个数值称为特鲁顿数,此规律适用于沸点在170K以上,分子无缔合作用的物质 ;3.3.3 热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