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⑷ 螺旋-环-螺旋结构域 HLH长40~50个氨基酸,由两个长15~16个氨基酸的亲水,亲脂的α螺旋及长度不同的环(连接区)将其分开。两蛋白的两个α-螺旋疏水面相互作用可形成同二聚体或异二聚体,多数HLH附近有一强碱性的氨基酸区,但也有不含该区的HLH,含有碱性区的HLH称为bHLH或HLP,是DNA的识别和结合所必需的,但与DNA结合能力的差异则是由bHLH基序及二聚体的状况所控制的。bHLH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组成型表达,例如哺乳类的E12,E47,果蝇的da。另一类为组织特异性表达,例如哺乳类的MyoD和果蝇的AC-S。 HLH结构域 (引自Lewin,2006) ⑸ 亮氨酸拉链的结构域 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ZIP)的双亲α螺旋其疏水面亮氨酸突出,并与另一个平行的亮氨酸拉链蛋白的亮氨酸突出交错排列,盘绕成卷,两个右手螺旋互相缠绕,每圈3.5个氨基酸,每7个残基构成一个完整的重复单位,因此亮氨酸在拉链区每隔6个氨基酸残基重复出现一次,两个蛋白形成同源二聚体或异源二聚体。在每个拉链蛋白质中与亮氨酸重复序列邻近的区域是高度碱性的,可作为一个DNA的结合位点。整个二聚体呈Y型结构,拉链构成茎,两个碱性区分叉形成臂,横跨在DNA分子上并与相邻的DNA两个大沟结合,这称为bZIP。 亮氨酸拉链的结构域(引自Lewin ,2006) 这种bZIP蛋白结合的靶序列为无间隔的反向重复序列。C/EBP异二聚体bZIP有4个重复区,可与CAAT框及SV40核心增强子结合,Jun/Fos异二聚体则有5个重复区,可与其靶序列结合,虽然Fos也为ZIP结构,由于不能形成二聚体,故本身并不能与DNA结合。但Fos与Jun形成的异二聚体及Jun-Jun同二聚体均可与DNA结合,而且靶序列特异性相同,但异二聚体与AP1位点的结合能力则比Jun同源二聚体低10倍左右。 在真核生物中存在大量复杂的中介蛋白,它们很可能起到连接启动子与增强子的桥梁作用,通过这些中介蛋白各种反式作用因子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基因转录的特异性和强度。增强子对启动子的活化虽具有远距离,无方向性,但基因和基因之间有时会存在一个绝缘子(Insulator),可以限制增强子作用的范围。绝缘子位于同一基因启动子与增强子之间,可抑制增强子对转录的激活,但绝缘子并不能抑制启动子下游的增强子对同一启动子的激活,也不能抑制该增强子对另外一段基因的激活作用。绝缘子上可结合特定的蛋白质,从空间阻碍着增强子与启动子的联系。绝缘子的作用机制是否通过阻碍DNA成环,还是阻碍中介蛋白与增强子和启动子结合尚无定论,但绝缘子确实可以抑制修饰染色质的展开,局部染色质发生修饰后可以影响其表达,而这种修饰区域不能跨过绝缘子。如果将基因插入到异染色质区,往往会发生基因沉默,而在其两端加上绝缘子,则可正常表达。 绝缘子阻止增强子活性(引自Wstson, 2004) a 活化子与增强子结合对启动子的激活作用。b 一个绝缘子位于增强子与启动子之间。尽管活化子与增强子结合,但增强子对启动子的活化作用被阻断。c 活化子与增强子结合后可激活附近的另一个启动子。d 启动子可被下游另一个增强子激活。 4.2.2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组合控制 (1)多种反式作用因子的组合调控 真核生物启动子上游和远上游顺式作用元件可以结合多种反式作用因子,这些反式作用因子与其结合、它们之间的互作以及与中介蛋白的互作,其综合结果控制基因表达的强度及其特异性。反式作用因子有激活蛋白,也有阻抑蛋白,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因不同基因而异。不同的反式作用因子之间可能会相互干扰,同一宿主细胞中一种转录因子的过度表达会抑制另一种转录因子的作用。 当然,反式作用因子之间也可发生协同作用,有时一个基因转录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式作用因子协同表达才可激活。两个因子的共同作用远大于单独一个因子的效应,它们相互促进对方因子的激活作用。不同的反式作用因子,因蛋白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的细胞中对同一个靶基因特定DNA顺式作用元件可产生全新的调控活性,这些元件称为复合应答元件(composite response element)。 (2)转录抑制子 基因的转录活性不但受到激活蛋白的促进,也会受到阻抑蛋白的抑制。阻抑基因的表达主要有四种方式: (a)抑制蛋白与激活蛋白的作用位点重叠,抑制蛋白可抑制激活蛋白的结合,竞争阻止其对基因的激活作用。这种抑制方式有可能是抑制蛋白为同一激活蛋白的变种,但缺少激活域;还有一种可能是激活蛋白是以二聚体结合DNA,而缺少二聚体化区域的蛋白就不能聚合。这些变异体与激活蛋白形成无活性的异二聚体;(b)抑制蛋白结合在激活蛋白作用位点附近,与激活蛋白相互作用,占据了激活蛋白的激活区域而起抑制作用;(c)激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