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热带大气的动力学特征与辐散环流讲述.ppt

第七讲热带大气的动力学特征与辐散环流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3 热带地区的凝结加热 凝结加热是热带大气中非常重要的热力过程,它的量值和加 热分布取决于凝结过程。一种是由大尺度垂直运动产生的潜 热释放;一种是深厚积云对流释放的潜热。前者主要与中纬 系统有关,在热力学方程中很易定量计算。但由大量积云形 成的潜热加热计算是比较困难的。它需要用天气尺度定量地 表征这种中小尺度加热。这就是积云参数化方案,它是目前 天气与气候模式中不确定性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以下简略 说明这两种潜热释放的计算问题。 (1)大尺度凝结加热单位质量的潜热加热 (7.1) 是饱和比湿,Lc是凝结加热率。 由热力学方程 (7.2) 的变化主要由上升运动引起,可表示为: 式(7.2)可写成(对w0区) (7.4) 代入上式到(7.4)中有(先乘上θ) (7.5) 上式中 在大尺度强迫上升有凝结情况下( ) (7.5)式与绝热运动情况下热力学方程相同。只是静力稳定度被相当静力稳定度代替。由于有凝结加热,其局地变温要比同样递减率下绝热情况下小。如 ,大气是条件不稳定,凝结主要通过积云对流产生。但(7.3)式仍然成立,只是垂直速度必须是积云单体中上升气流的速度,二不是天气尺度W。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只用天气尺度量简单地写出对积云区的热力学方程。因在热带地区,温度脉动很小,绝热运动与非绝热运动近于平衡, 则(7.2)变为: 由于上式中的w实际上是活跃对流单体区的强垂直运动(w,)与周围弱垂直运动( )之面积加权平均: a为对流区所占面积百分比。则据(7.3),(7.6)式可化为: (7.8) (7.6) (7.7) 以后的关键问题如何用天气尺度变量表达积云凝结项(7.8式右边项)。这涉及到积云参数化问题,至今有许多种积云参数化方案。 一种简单的方法: P是降水率,Zc与ZT分别为云底与云高, Zm是湿层顶(≈2Km),代入近似的水汽连续方程 (7.9) (7.10) 到(7.10)式中,则有 因而垂直积分的凝结加热与天气尺度度量w(Zm)和q(Zm)联系起来。但由上式只算出了总量,仍需要知道其垂直分布。这可以根据观测用经验方法确定,即 上式即是对积云凝结加热的热力学方程。当ZZc和ZZT时, ,它是一个满足下式的权重函数。 (7.12) (7.11) 潜热主要在热带对流中大量产生,在大尺度环流作用下,热带对流一旦 在某些地区发生之后通过产生凝结潜热可加热大气,反过来又能够驱动 热带环流的变化,并激发热带波动的产生和传播。这是一种复杂的相互 作用过程。这里只考虑热带大气对加热场强度和分布的响应问题,即加 热场对热带大尺度环流的反馈问题。为了阐述其基本问题,Gill(1980 )用了单一正弦波垂直模态和β-平面上的浅水波方程,研究了静止基 态大气在给定加热Q强迫下的定常运动。考虑了动量阻尼(即瑞利阻尼 :正比与风速的线性阻力)和热力阻尼(牛顿冷却:加热率正比于对基 本平衡态的温度扰动,忽略了高频惯性的重力波,Rossby –重力波和 Rossby高频波(即长波近似)Gill 给出了两种基本解:赤道对称的孤 立加热与赤道反对称偶极型加热。 下图(左图)是对称加热的热源分布函数所得到的结果,即对称热源形式为 左:赤道对称的加热产生的Gill模态;右:赤道反对称加热的Gill 模态。W:垂直运动;(u,v):低层纬向和经向风分量 (Gill,1980) 上两种加热条件共同强迫的亚洲季风模态 在这种情况下,激发的Rossby-波重力波限于强迫区,并向西传播,热源以东无响应。这是由于不存在赤道对称的向东传播的Kelvin波。质量从冷却半球输向加热半球。 对称和反对称热源组合下产生的Gill 模态(a)W与(u,v);(b)p和(u,v);(c)纬向环流;(d)经向环流;(e)地面气压经向分布(B. Wamg, 2006) 热带波动的激发和传播 7天平均图(1999年12月18-24日)说明MJO热带对流爆发和下游传播的Rossby波列。这个时期超前于北大西洋高空急流和欧洲强温带气旋 “Lothar”的发展(1999年12月24-26日)。上图:OLR,蓝紫色:对流层冷云顶,MJO热带对流爆发位于印尼(红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