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预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二 市场调研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供市场信息,避免企业在拟订营销策略中出现失误。市场调研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现状、特点以及变化趋势。 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法商人主要利用了消费者的哪些心理弱点? (2)从迎合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分析企业为更好地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应该如何做。 解析: 回答第(1)问,关键是要准确定位材料中所述的消费者的心理弱点对应哪种消费心理。不法商人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不健康心理,如盲目从众心理、过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回答第(2)问,要注意审题,设问要求回答企业应如何做,学生可从企业的产品制造、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分析。 *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1)表现: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往往能 够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 求,并形成__________。 (2)评价: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 析。_________是不可取的。 流行趋势 盲目从众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1)表现:有些人消费时喜欢追求_________、 标新立异的效果。 (2)评价: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 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 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_________, 是不值得提倡的。 与众不同 标新立异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1)表现:受攀比心理的影响,饮食消费向 __________,服装消费向________,娱乐 消费向_________,人情消费向_________。 (2)评价: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1)表现:讲究实惠,_________。 (2)评价:是一种____________。 广告看齐 名牌看齐 流行看齐 成人看齐 符合实际 理智的消费 消费心理 类型 特点 评价 态度 从众心理 消费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 利:商家可以利用消费者从众、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对国家和个人均不利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类型 特点 评价 态度 求异心理 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 利:有利于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弊:要考虑代价和是否得到社会认可 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类型 特点 评价 态度 攀比心理 夸耀性、盲目性 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 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有利 值得提倡 对四种消费心理的认识 (1)人们的消费行为,既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收入状况、物价总体水平等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又受到消费者消费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2)消费心理具有复杂性。不同的消费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常常是共同影响人的消费行为,只不过可能在某种消费行为中某一消费心理的作用更突出、表现得更鲜明罢了。 (3)不能认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是不正确的。除了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之外,对从众和求异心理都应作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我们不提倡的是盲目从众,以及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 新华网《从众心理作祟中学生消费讲“气派”》载文说,身穿“背靠背”外套,脚踩“耐克”运动鞋,背着“阿迪达斯”双肩背包,戴着“斯沃琪”限量版手表,用着新款三星手机和MP3,骑着捷安特变速自行车……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 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 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 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消费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选:________ 答案: A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1)要求:在自己的____________之内进行 消费。 (2)原因:①支出无计划,为了撑面子不惜 举债消费而不考虑______________的行为, 是缺乏理智的。 ②过于_________会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 足,也不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态度:提倡消费要适度。 经济承受能力 自己的偿还能力 紧缩消费 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求:要避免________,避免____________, 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1)正确做法:我们应该树立_____________, 保持________________的和谐。 盲目跟风 情绪化消费 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生态文明观念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 (2)含义:绿色消费是以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