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一)概述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 用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 该理论模型对于古典模型,尤其是李嘉图单一要素模型做出了修正和完善,从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奠定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最早轮廓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1919年在一篇文章《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提出。但它被埋没了10多年,直到1933年另一名瑞典经济学家赫的早期学生俄林在其出版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加以阐明和发展,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这一理论最早由赫提出,因此该理论被称为赫-俄理论(H-O理论)。鉴于俄林在国际贸易方面的贡献,1977年他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 要素丰裕度 指一国某种生产要素相对于另一种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通常以两国要素拥有量或要素价格比率的比较来衡量。 注:要素丰裕度是针对一个国家的整体要素拥有量来说的。 可利用实物法和价格法来比较判断 要素丰裕的实物定义:若乙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总量的比率(TK/TL)高于甲国,则乙国资本相对丰裕,为资本丰裕型国家;甲国劳动相对丰裕,成为劳动丰裕型国家。 要素丰裕的价格定义:若乙国的利息率与工资率的比率(R/W)低于甲国,则乙国资本相对丰裕,甲国劳动相对丰裕。 2. 要素密集度 指生产各种商品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比例。 设生产两种商品X、Y,使用两种生产要素K(资本)和L(劳动)。如果生产Y的K/L的比率高于生产X的K/L的比率,或生产X的L/K的的比率高于生产Y的L/K的的比率,则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注: 1. 要素密集度(intensity)针对产品而言,要与要素丰裕度(abundance)区分开。 2. 要素密集度与要素丰裕度都是个相对概念。 3. 产品的要素密集度随着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见下图)。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 当一个经济越来越专业化于某一产品的生产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递增,因为我们在生产该产品时使用越来越多资源的效率下降。例如当生产更多的黄油的时候,生产大炮产业的工人将更多转移出去。一般情况下,最先从大炮部门转移出来的工人是最不适宜生产大炮的工人,因此一开始转移出一定数量的工人,大炮产出下降很少,但是随着生产黄油数量的增加,大炮部门高生产率工人也开始从该部门转出,因此转移出同样数量的工人将会导致大炮部门产量下降更多。 2.H-O定理的基本内容 劳动丰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通过交换,两国的福利水平都将提高,由此双方都将获益。 (三) H-O定理的一般均衡分析 Leontief’s Paradox(1953) 1953年Leontief利用美国194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了美国每一百万美元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中的劳动力数量和资本数量,结果如下: 3)需求偏好差异说:修改H-O理论中关于“两国的需求偏好完全相同”的假定,考虑引入资本丰裕国更偏好消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因素,则美国将进口资本密集型的商品,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商品。(支持里昂惕夫的结论,教材中的图形) 4)自然资源说:修改H-O理论中只考虑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假定,考虑引入第三种生产要素自然资源,美国对许多自然资源的进口依赖性很强,实际上进口的是稀缺的自然资源,而不是资本。比如美国进口煤炭和石油。(不支持里昂惕夫的结论) 5)人力资本说:修改H-O理论中未考虑“人力资本”因素的缺陷,由于美国出口部门的人力资本比世界其余地区要高的多,如果将所谓人力资本投入(如对高素质劳动力的教育、职业培训、保健等投资)计入出口部门的资本投入之内,则实际情况比较符合H-O定理。(不支持里昂惕夫的结论) 例证,假设本国是劳动丰裕型国家,假设X、Y产品的资本劳动最优比例分别为(2,1)、(1,2),贸易发生使本国X产品的产出增加,在两种要素供给不变条件下,要素(包括资本与劳动)由Y部门向X部门移动,但是由于两种产品要素密集度不等,为增加一单位X产品生产,Y所释放出来的资本要素将超过X部门的需要,因此,资本要素在Y部门流出的过程中将出现剩余,从而资本要素的供给总量与对它的需求相比想的过剩,因此资本价格将下降,为了保证充分就业,两个部门的资本要素密集度将会上升,这样贸易前后相比,劳动要素的实际报酬(边际产出)将增加,资本要素的实际报酬(边际产出)将下降。 2. 简单证明 一国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导致密集使用丰裕丰裕要素产品价格上升,一国更专业化于比价优势产品的生产,这导致对丰裕要素需求的增加,使丰裕要素市场上供求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丰裕要素均衡价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日立牌SET-FREE AⅢ系列产品提案书20240628.docx VIP
- AquaECO特灵产品技术手册20231212.pdf VIP
- 中考语文成语易错48道选择题(有详细解析).pdf VIP
-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df VIP
- 海尔物联多联MAX样册2025-4-10.pdf VIP
- 2023年小升初语文专项练习《地名人名拼写规则》(含答案).docx VIP
- 辅警结构化面试题及答案(2025年.docx VIP
- SET-FREE AⅢ产品样册-日立.pdf VIP
- 105656-海尔智慧楼宇检测中心概况(实验室布局,测试能力范围,实验室介绍,数字化测试,实验室认证).docx VIP
- 井控考试试题库(DOC)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