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原子的组成强调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只有核外电子.doc
一.原子的组成:
强调: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只有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特征
1. 量子化特征——玻尔理论
人们对于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与原子光谱实验分不开的。
1)氢原子光谱(氢光谱)
实验:
概念:物质(氢气)受到高能量计发后,会发射出能量,并以光谱的形式表现出来。(光谱形式:按照波长顺序排列的若干条不连续的谱线)
1883年瑞典物理学家巴尔默(Balmer)首先在可见光区发现了氢原子发射光谱的四条谱线,称为Balmer系。如图。
2)玻尔理论
1913年,玻尔(丹麦物理学家)在氢原子光谱和普朗克量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模型的假设。其要点:
第一,在基态原子中,电子只能沿着一定能量的轨道运动,这些轨道称为稳定轨道。电子在稳定轨道上运动时既不吸收能量,也不释放能量。
第二,电子在不同的稳定轨道上运动时,其能量是不同的。电子运动时所处的能量状态成为能级。轨道不同,能级不同。轨道离核越远,能量越高,能级越高;反之,轨道离核越近,能量越低,能级越低。
基态——原子处于能量最低时的状态;
激发态——除基态外的其他状态。
第三,电子可以在不同的轨道间跃迁,并伴随能量的辐射或吸收。
通常情况下,电子处于稳定轨道时,在高能量的作用下,就被激发到高能级轨道,之后,又会自发的跃迁回低能级轨道,同时辐射能量,并以光谱形式表现出来。发射光谱的能量等于两个轨道间的能量差。
优点:(1)成功地的将量子化理论引入到原子结构中。
量子化——指表征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某些物理量只能是不连续的变化。
核外电子运动能量的量子化——电子运动的能量只能去一些不连续的能量
状态(即电子的能级)。
(2)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及类氢离子(He2+、Li+)光谱的形成原因。
缺点:不能解释多电子体系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不能解释氢原子及类氢离子的精细结构;对于氢原子波长和能量的计算误差高达5%。
原因:没能摆脱经典力学的束缚,而经典力学恰恰认为能量变化是连续的。
2.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物质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波动性——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呈现出波的性质,表现为:一定的波长和频率,能产生干涉、研社等现象。
粒子性——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具有动量活动能。
(1)光的波粒二象性
首先是从光的研究中得出的,具有以下关系式:
结合相对论中能量和质量的关系E=mc2可推出动量和波长的关系:
式中:E——光子能量
V——光子的频率
λ——光子的波长
c—— 光速 3×10-10cm/s
h——普朗客常数60626×10-34 J·s
p—— 光子运动时的动量
由此可见: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由普朗客常数定量的联系起来。波粒二象性时光的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波动性比较明显,如,光在空间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干涉、衍射现象就突出了光的波动性;在另一种情况下,粒子性比较明显,如,光与实物基础进行能量交换时,就突出粒子性,如光的吸收、发射及发生光电效应等。
(2)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 德布罗意(L.de Broglie) 提出了电子等微观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
1927年,美国物理学家 代维逊(C.J.Davisson) 和革末(L.H.Germer)通过衍射试验,证实了有电子波的存在。
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则不能用传统的牛顿力学来描述电子等离子的运动规律,而要用量子力学来描述。
(3)测不准原理
对于运动中的宏观物体,人们能准确的测定其位置和动量。例如,只要知道炮弹的初始位置、初始速度及其运动规律,就能同时知道某时刻炮弹的准确位置、运动速度及具有的能量。但对于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来说,人们就不可能准确的测定其客观存在的空间位置和动量。这可以从海森伯格(W.Heisenberg) 的测不准原理得到证实。
测不准原理的关系表达式:
式中△x 为粒子的位置的不准确量;△p为粒子的动量的不准确量;△v为粒子运动的速度。
由上式可知:△x越小,粒子位置的准确度越大, 则△p越大,即粒子动量准确度越差。反之亦然。这就说明,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如电子不可能同时准确测定其空间位置和速度。其运动规律不符合经典力学运动的规律。
三.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一)薛定谔方程——电子运动的波动方程
式中ψ为波函数,是空间坐标x、y、z的函数;E是体系的总能量; V是势能与被研究粒子的具体处境有关;m是粒子的质量。 这是一个偏微分方程,其解是一系列波函数ψ的具体函数表达式。
波函数ψ是量子力学中描述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一定的波函数表示一种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WritingaNewsReportfortheOSSLT-ClassNet.ppt
- WritingaResearchReport.ppt
- WritingaresearchreportinAPA-style.ppt
- WritingAuditReports.ppt
- WritingBusinessReportsandProposals.ppt
- WritingEngineeringReports-OWL.ppt
- WritingLabReports.ppt
- WritingReportsandProposals-Pearson.ppt
- WritingTechnicalReports.ppt
- WritingtheResearchReport.ppt.ppt
最近下载
- 合作开发农贸市场项目协议书7篇.docx
- BS EN 28510-1-2014 胶粘剂 柔性粘结刚性试件组件的剥离试验 90°剥离.pdf VIP
-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 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机器学习_聚类.ppt VIP
- (安装工程)广联达BIM5D软件教程-学习课件.ppt VIP
- 采暖系统施工方案.doc VIP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表单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表[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 一种铁路车辆能量回收装置和铁路车辆.pdf VIP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表单 知识产权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清单[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 加热炉专利申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