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翻译及其调控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子伴侣(chaperone): 能与其它构象不稳定的蛋白相结合并使之稳定的一类蛋白质,通过与多肽结合来帮助被结合的多肽在体内的折叠、组装、转运或降解等,在完成任务后从多肽上释放下来。 translation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 是一种分子伴侣,至少包括有两大类, hsp60和hsp70,前者帮助尚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多肽链形成正确的折叠,而后者可以和新生肽链结合,防止其聚集,有利于正确折叠的形成。 蛋白质经内质网进入高尔基体再加工和折叠 高尔基复合体是意大利科学家Camillo Golgi在1898年发现的,它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 高尔基复合体位于内质网和质膜之间, 是膜结合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的分选和运输的中间站 从ER分泌出来的小泡同顺面高尔基网络融合后成为高尔基体的一个部分,然后经过中间膜囊出芽形式分泌小泡(又称穿梭小泡)逐步向反面高尔基体网络转运,转运时,分泌小泡与高尔基体膜囊的融合和出芽都是发生在两侧,该过程伴随有蛋白质的各种加工。 高尔基体反面网络的功能是进行蛋白质的分选 蛋白质的正向运输和逆向运输 一般将内质网-高尔基体系统中,运输蛋白的小泡连续不断地从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移动方向称为蛋白质的正向运输(forward transport, anterograde transport) 蛋白质的逆向运输(retrograde transport)是指某些在ER中滞留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通过特殊的信号,如-KDEL-或KKXX-序列,从高尔基体再返回内质网的小泡运输过程。 二、蛋白质的定位 (一)分泌型蛋白质靶的分选投送 (二)线粒体蛋白质的定位 线粒体蛋白的输送属于翻译后转运。90%以上的线粒体蛋白前体在细胞质游离核糖体合成后输入线粒体,其中大部分定位于基质,其他定位于内、外膜或膜间隙。 (三)细胞核蛋白质的定位 细胞核蛋白的输送也属于翻译后运转。该类蛋白质具有核定位信号(NLS),通过体积巨大的的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 (四)溶酶体蛋白的转运 6-磷酸甘露糖是一个能将溶酶体蛋白靶向其目的地的信号。 (五)过氧化物酶体蛋白的定位 属于翻译后运转,进入过氧化物酶体的蛋白质似乎都是在折叠好之后再进行转运的。 (六)内质网膜蛋白的转运 蛋白质的C端含有“滞留信号”-KDEL-或-KKXX-,使蛋白质从高尔基体重新返回到内质网。 (七)细胞质膜蛋白的插入和定位 细胞质膜跨膜蛋白分为5型: Ⅰ型单次跨膜,N端在细胞外。 Ⅱ型单次跨膜,C端在细胞外。 Ⅲ型是多次跨膜蛋白。 Ⅳ型是多个一次穿膜的亚基组成一个跨膜通道。 Ⅴ型是脂或糖脂蛋白,靠其脂化的脂肪酸链插入膜。 各种跨膜形式是怎样形成的? 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的调控 一、蛋白质合成速率的调节 (一)翻译起始的调控 1.翻译起始因子的调控作用 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限速步骤是帽结合因子eIF-4E与mRNA5’端帽子的结合 eIF-4E eIF-4E-p 磷酸化 去磷酸化 活性弱 活性强 胰岛素、丝裂原 血红素对eIF-2蛋白激酶活性的调节 eIF-2蛋白激酶 (无活性) 血红素缺乏(缺铁时) eIF-2蛋白激酶 (有活性) eIF-2-GDP eIF-2-GDP P ATP ADP 鸟苷酸交换因子 (GEF) 肽链合成停止 eIF-2-GDP P GEF 无活性 2.阻遏蛋白的调控作用 有一些特定的阻遏蛋白可以结合到一些mRNA的5’端,从而抑制翻译。 5’ 3’ mRNA IRE 没有铁离子时,铁结合调节蛋白与IRE结合,抑制翻译 Fe2+ 5’ 3’ mRNA IRE 当铁结合调节蛋白与铁离子结合,蛋白从IRE解离,翻译效率提高 3. 5’AUG的调控作用 4.mRNA5’端非编码区长度对翻译的影响 当5’端非编码区长度在17-80个核苷酸之间时,体外翻译效率与其长度成正比。当第一个AUG密码子距5’端帽子太近时,不易被40S亚基识别;如果第一个AUG距5’端帽子结构距离在12个核苷酸以内时,有一半以上的核糖体40S亚基会滑过第一个AUG。 (二)mRNA稳定性对翻译水平的影响 (三)小分子RNA对翻译水平的影响 反义RNA antisense RNA 小干扰RNA siRNA 微小RNA miRNA 二、蛋白质降解速率的调节 1.溶酶体内蛋白降解途径 2.泛素化蛋白降解途径 成熟蛋白N端的第一个氨基酸在蛋白质降解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肽链合成的终止 当A位上出现终止密码时,释放因子(releasing factor, RF)进入,促进酯键水解。 之后,tRNA和mRNA被释放,核糖体大、小亚基解聚。 解聚的大、小亚基参与下一轮翻译过程。 核蛋白体循环(ribosome c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