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芳香烃a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芳香烃 (Aromatic hydrocarbons) 第一节 单环芳烃 4.1芳香烃的分类、结构及命名 4.2芳香烃的来源及物理性质 4.3 芳香烃的化学性质 4.4 苯环上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 概述 芳香烃是一切芳香化合物的母体,是有机化合物的主要两大类之一。由于芳香化合物的分子中都含有一个基本结构C6H6—即苯环结构,因此,将含有苯环的一类化合物称为芳香物。但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发现许多不具有苯环结构,同样具有一些和芳香烃相同性质的的化合物,同时很多芳香化合物并不具有芳香味。 现在芳香烃是指结构上具有某些特点(环状高度不饱和)并且有芳香性的一大类化合物。 芳香性:易发生取代反应,不易发生加成反应,不易氧化,不易开环的性质。 4.1芳香烃的分类、结构及命名 4.1.1芳香烃的分类 4.1.2苯的结构 苯的特征: (a) 分子式C6H6, C:H=1:1 , 不饱和程度高 (b) 稳定性好—— 可由煤在1000?C制取;不被KMnO4氧化,不易发生加成反应。 芳香族化合物的特性 —— 芳香性 (a) 苯环易发生取代,难发生加成反应 (b) 不易氧化 (c) 苯环具有特殊稳定性 1. 苯的Kekulé结构 1825年法拉弟(Faraday)从照明气中分离得到 1865~1899年,提出了各种结构表达式 最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是共轭环己三烯苯 Kekulé 苯能解释苯的一些现象: (a) 苯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种 (b) 苯可以加氢还原为环己烷 (c) 在光照条件下,苯可以和3分子氯气加成 Kekulé苯结构式不能解释的现象: 苯容易发生取代反应,却难于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 按照Kekulé结构式,邻位二取代苯应该有两个异构体,但实际上只有一个 苯的氢化热远低于环己三烯结构 环烯烃的氢化热 2. 苯的现代结构 近代物理方法对苯结构的研究结果 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平面正六边形 碳-碳键长均等,为 140 pm 所有键角均为120° 3. 苯的分子轨道描述 6个碳原子都是sp2杂化 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带着一个电子垂直于环平面,形成一个闭合环状的大 ? 键 6个原子轨道组成6个分子轨道 (其中3个是成键轨道,3个为反键轨道 ) 在基态,6个?电子都处于成键轨道上 大? 键的表示方法: 4.1.3 苯及其衍生物的命名和异构 一取代苯的命名 苯环作为取代基 2. 二取代苯的命名 2个取代基相同(1,2- o- 邻;1,3- m- 间;1,4- p- 对) 2个取代基不同(确定主官能团) 多取代苯(确定主官能团,按最低系列原则编号) 4.2芳香烃的来源及物理性质 在分馏中有约40%的焦油经分馏蒸出 (1) 80~170℃ 轻油(1~2%) 苯、甲苯、二甲苯 (2) 170~215℃ 酚油(2~3%) 苯酚、甲酚、二甲酚 (3) 215~230℃ 萘油(8~10%) 萘 (4) 230~290℃ 洗涤油(8~10%) 萘、苊、芴 (5) 290~350℃ 蒽油(18~25%) 蒽、菲残留物焦油沥青(约55%) 2. 石油的芳构化 煤焦油中的芳烃 4.3 芳香烃的化学性质 4.3.1亲电取代反应 (Electrophilic Aromatic Substitution) 1. 硝化(Nitration) 反应机理 得到的硝基苯不易继续进行硝化,在更高的条件下用发烟硝酸和浓硫酸作用,升高温度。 2. 磺化反应(Sulfonation) 苯的磺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 苯磺酸在稀酸溶液中加热,磺酸基水解脱落 3. 卤化反应(Halogenation);T=50~60℃ 反应机理 一卤代苯在加强反应条件下,可得到二卤代苯。烷基取代苯易发生卤代。 4. Friedel—Crafts反应 (A) 烷基化(Alkylation) 反应机理 (B) 酰基化(Acylation):制备芳香酮的方法 反应机理 4.3.2 加成与还原反应 4.3.3 氧化反应 2. 侧链氧化 4.3.4 ?-H卤代反应 4.4 苯环上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 4.4.1 定位效应(Orientation) 4.4.2 两类定位基团 1. 第一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 2. 第二类定位基(间位定位基) 4.4.3 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 1. 苯环上的电子分布情况 2. 中间体的稳定性 卤代苯亲电取代的中间体 羟基和氨基也有同样的稳定化作用 带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原子是邻、对位定位基团 硝基属强吸电子基团,存在强的-I效应,而且,由于N=O双键参与环的大Π体系,形成了π-π共轭。 4.4.4 影响定位效应的因素 2. 空间效应的影响 试剂的体积 取代基与试剂体积都大时,邻位产物极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