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猝死与中毒解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六讲 猝死与中毒 二 引起猝死的常见疾病 1、心血管系统疾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 病、心肌炎、原发性心肌病、心瓣膜病、主动 脉瘤、肺动脉栓塞等)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自发性脑出血、自发 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肿瘤、脑脓肿、癫痫等) 3、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喉头水肿、肺炎、支气 管哮喘、肺结核等) 4、消化系统疾病(消化道出血、腹腔内出血、 急性腹膜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等) 5、生殖系统疾病 (异位妊娠、羊水栓塞等) 6、内分泌系统疾病 (甲亢、Addison’s病等) 7、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 炎、中毒性菌痢、白喉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分级 Ⅰ级: 管腔狭窄程度少于25% Ⅱ级: 管腔狭窄程度在25%-50% Ⅲ级: 管腔狭窄程度在51%-75% Ⅳ级: 管腔狭窄程度在75%以上 中 毒 概 述 中毒是我国法医实践中继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之后的第三大死因 我国:自杀:72.10%;意外死亡:18.24%;他杀:8.77%;其他:原因不明。 美国:自杀:54.07%;意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意外、治疗上的错误、环境因素、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吸毒和药物滥用等):37%;原因不明:8.36%;其他: 毒物、毒品与中毒、中毒死 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变化与作用,致机体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即为中毒。这种物质即为毒物。[中毒死] 毒品:毒品是指受国际和国内禁毒立法管制的、被非法生产、加工、贩运和滥用的、连续使用后产生依赖性并可造成人体机能损害的天然或合成物质。 毒物与药物 用于治疗疾病时称药物,用作伤害机体时则为毒物。有些毒物与药物只有量的不同,没有质的区别。微量用于治病,稍大剂量就为剧毒药。如:阿托品(atropine)、吗啡(Morphine) 、砒霜(三氧化二砷) 中毒案件的特点 突发性群体性中毒多见:1997年山西塑州甲醇中毒;1998年江西毒猪油中毒;1999年广东肇庆市因食参杂液体石蜡的食用油引起681人中毒 环境污染中毒日益严重:工业三废 医源性中毒尚未引起重视:耳毒性,肾毒性等,案例:广东,浙江等 吸毒相关案件日渐增多: 引起中毒的原因 罪犯以毒物作杀人工具或先用毒药消除被害人抵抗能力 1. 混入食物、饮料。 2. 伪称良药骗用: 3. 伴、注入正在治病的药物 4. 喷洒:将有毒物雾化、汽化,或喷洒在用具上 5. 射弹、皮刺:毒气枪、毒弹伞。 6. 塞入自然孔道:肛门、鼻腔、阴道等。 7. 利用药物的禁忌症。侦查难度大。 (二)自杀:农药、有毒动植物。[渐增多] (三)误用:小孩误吃了灭鼠药等。[福建一小孩误吃了涂有毒鼠强的地瓜干]《鼠药规定不能使用毒鼠强-----为了避免二次中毒------猫、人的中毒------环境污染》 (四)意外事件 化粪池、地下通道、地窖等----CO2、H2S沉积、聚积(救人的人也会一起中毒,表现为立即发生的昏迷) 影响中毒的因素 (一)、毒物本身的因素 1.剂量---进入体内的有效剂量,一般而言,剂量增 加1倍---毒性增加20倍。 2.毒物的理化性状-- 决定毒物被机体吸收的量和速度的重要因素。固、液、气三态。液态又分为脂溶性、水溶性两种。如汞蒸汽吸入后可迅速发生中毒和死亡,而被食入不能被胃肠道吸收,不发生中毒。 3. 药物进入体内的途径 心血管注射>呼吸道吸入>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灌肠 4. 不同毒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a. 协同作用(相加、促进)-----两种毒物都在正常范围内,但一起作用则可以引起中毒。----酒精对所有脂溶性毒物都有增强毒性的作用、催眠镇静药之间、麻醉药之间。 b. 拮抗作用(相减、抑制)-----阿托品与有机磷之间 5. 毒物性状的变化 一般随存放时间变长而毒性下降,比如挥发性毒物,或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而导致失效(氢化物----与CO2反应而失效)但也有随时间而毒性增强的。Hgcl---Hgcl2[被氧化] (二)、机体的因素 1. 年龄(age):小孩较敏感、老人排泄慢,易蓄积 2. 健康状况(health):与排泄速度有关 3. 营养状况:营养不良、饥饿、消瘦、过度肥胖---降低耐受性 4. 过敏性:青霉素、毒蜂等毒虫 5. 习惯性、成瘾性、耐受性:吸食、使用毒品者 6. 体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