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考七个常考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上课用).doc

2高考七个常考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上课用).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高考七个常考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上课用).doc

高考七个常考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 2010年高考共有9套试卷直接对文言虚词进行了设题考查,而在这9套试卷中,共考查了考纲规定的常用的18个文言虚词中的15个:之(6次),以(5次),而(5次),于(4次),其(3次),为(2次),且(2次),乃(1次),因(1次),所(1次),焉(1次),者(1次),也(1次),乎(1次),则(1次)。 并且都选用了教材中的文言词句与新选阅读材料中的语句比较进行考查,同时,淡化词义的确定而强调用法的区别。 有的文言虚词这种意义和用法与另一种意义和用法差别细微,较难辨别,如果不仔细推敲,就会出现判断失误。下面举例说明: (一)以(因为)——介词?连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③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④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分析:四句中的“以”都解释为 “因为”, ①②句中的“以”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 ③④句中的“以”后是分句,作连词。 【辨析方法】 以+短语(名词短语或代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作介词 以+分句(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 作连词 【迁移练习】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④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答案:四句中的“以”都解释为 “因为”, ①②句中的“以”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 ③④句中的“以”后是分句,作连词。 (二)动+以+动——修饰?目的?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②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③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④作《师说》以贻之。 分析: ①②句“以”前的动词短语表动作的方式,作状语,两个动作同时发生,表修饰; ③④句“以”前后的动作有先后之分,表目的。 【辨析方法】 1、看“以”前后的两个动作是否同时发生,是则表修饰,否则表目的。 2、看“以”前后的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在意义上是否有主次之分,如果前者是次,后者是主,前者表示动作的方式,做状语,则是表修饰;否则表目的。 3、看翻译,表修饰时可译成“着”,表目的时可译成“来”或“用来”。 【迁移练习】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②各各竦立以听。 ③敛赀财以送其行。 ④举匏樽以相属。 答案:①②④句中“以”连词,表修饰; ③句中“以” 作连词,表目的。 (三)与(和)——介词?连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 ③怀王与诸将约曰。 ④吾今与汝无言矣。 分析:四句中的“与”都解释为 “和”, ①②句“与”前后两项合起来作一个成分,作连词; ③④句“与”前后是两项不能同作一个成分,作介词。 【辨析方法】 1、看“与”前后的词语或短语能否并列起来共作一个成分,能则是连词,否则是介词。 2、看“与”前后的词语或短语能否对调,能则是连词,否则是介词。 3、看“与”前后的词语或短语同全句的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如果前者是动作发出者,后者是动作涉及对象,则是介词。 4、看“与”前后的词或短语表示的人或事物在表达中是否有主次之分,有则是介词,无则是连词。 5、看“与”前是否有能愿动词或其它状语,有则是介词,无则是可能是连词。 (四)动+而+动——修饰?承接?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简能而任之。 ②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③余扃牖而居。 ④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分析: ①②句中的“而”作连词,表承接; ③④句中的“而”作连词,表修饰。 【辨析方法】 1、看“而”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的动作是否同时发生,是则表修饰,有先后关系则表承接。 2、看“而”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意义上有否主次关系,如果前一个动作表示后一动作的方式,即有主次之分,表修饰。如果只是两个连贯的动作,则表承接。 【迁移练习】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②扣舷而歌之。 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④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答案:①③句中的“而”作连词,表承接; ②④句中的“而”作连词,表修饰。 (五)则(就)——假设?承接?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③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④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分析:四句中的“则”都译为 “就”, ①④句中的“则” 作连词,表假设; ②③句 中的“而” 作连词,表承接。 【辨析方法】 1、看句意。“则”前的短语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