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第四单元学习笔记打印.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上历史第四单元学习笔记打印.doc

班级: 姓名: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学习笔记 第18课 三国鼎立 背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官渡之战 时间:公元后200年。 (以少胜多) 结果:曹操大败袁绍。 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的原因: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2、经济上:开荒屯田。 3、军事上:善用人才。 背景:曹操想统一全国。 二、赤壁之战 时间:公元后208年。 (以少胜多) 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 影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客观上:北方士兵不习水战。 主观上:骄傲自满、轻敌、战术失误。 启示:骄兵必败,要谦虚谨慎。 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魏国: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东汉结束) 蜀国:221年, 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 吴国:222年,孙权称王,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29年,孙权称帝。 魏 地理位置: 蜀 吴 四、三国经济 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蜀锦:经济来源。“唯仰锦耳”—诸葛亮。) 吴国造船业发达,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五、本课成语:三顾茅庐。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 三国 建立:魏→蜀→吴 (220—280年) 灭亡:蜀→魏→吴(魏灭蜀;司马炎夺魏皇位建西晋,魏灭亡;西晋灭吴。) 建立:266年,司马炎建西晋、都洛阳。 二、 西晋 统一全国:280年,灭吴,结束分裂局面。 (266--316 年) 灭亡:八王之乱,耗尽西晋国力。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西晋。 jié dī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原因:北方多战乱 内迁各族 方向:北方少数民族迁入中原,中原的部分汉族人民迁往江南。 意义: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开始:东汉末年 高峰:西晋 三、东晋(317—420年) 建立:317年,司马睿建东晋、都建康(今南京)。 背景: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前秦,前秦王苻坚重用王猛,统一黄河流域,打算灭东晋。 淝水之战 结果:383年,东晋大败前秦。 (以少胜多) 影响:北方分裂;南方安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灭亡: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东晋结束。 与淝水之战相关的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巨鹿之战(前207年,项羽大败秦军主力) 以少胜多的战役: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大败袁绍) (巨官赤淝) 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大败曹操) 淝水之战(383年,东晋大败前秦) 四、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 原因: 1、自然条件优越。 2、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 表现: 1、修水利,开荒田。 2、用绿肥,推广牛耕粪肥。 3、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影响: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五、江南地区的变化、原因和启示? 变化:由荒凉贫穷到繁华富庶。 原因:江南地区的开发。 要注意引进人才和技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启示 社会安定。 可持续发展。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和作用。 背景: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方出现民族融合趋势。 内容: 1、 迁都。(平城 洛阳) 2、说汉语。 3、改汉姓。 4、穿汉服。 5、与汉婚。 6、学汉礼。 7、采用汉朝官制、律令。 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北方封建化进程。 迁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