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VIP

[中学联盟]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度下期高2018级二阶段考试 历史学科试题 答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出题人: 邓朝平 审题人:张春英、蒋正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B.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B.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C.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3、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海外贸易拓展 D.农业技术进步 4、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5、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C.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来源:Z。xx。k.Com] 6、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C.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7、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 A.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8、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 )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电影 9、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 ④形成相对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0、“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这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1、1898年,袁世凯向慈禧太后进贡了一辆轿车。不料,慈禧仅试坐一次就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这件事反映了( ) A.慈禧生活俭朴 B.汽车的推广受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 C.汽车的引进受到中国上层社会人士的普遍抵制 D.封建观念阻碍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2、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是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 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帝国主义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D.反对“二十一条”,抵制日货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