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板 书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一、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历法成就 扁鹊 四诊法 三、屈原的“钟鼓之乐” 离骚与“钟鼓之乐” 1、商朝时人们把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 ) A.金文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 A.商朝 B.夏朝 C.春秋 D.战国 3、我国古代历法逐渐完备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4、二十四节气出现的时间是(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D A B D C A D C 5、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形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 ) A.行书 B.小篆 C.大篆 D.楷书 6、一直为中医沿用的四诊法中的“闻”是指( ) A.看气色 B.闻气味 C.按脉搏 D.听声音 7、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 A.屈原 B.扁鹊 C.李冰 D.商鞅 8、屈原的代表作品是( ) A.九章算术 B.左传 C.离骚 D.歌曲 * * 邈:miǎo。 吏:旧时没有品级的小公务人员。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我们天天书写汉字,天天阅读用汉字排印的书报,但你知道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知道汉字有哪几种字体吗?知道商朝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秦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公文吗? 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一、点击课程标准,明确学习重点 文字的演变 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屈原和“钟鼓之乐” 二、漫步历史长廊,汲取知识精华 文字的演变 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 我国文字起源很早。很多学者认为,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 陶器上刻画符号表 二里头遗址出土 1.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 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 3.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甲骨就会 爆裂,出现兆纹——“卜”形裂纹; 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附近。 钻凿卜骨的工具 1 2 3 4 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 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殷商武丁早期征讨卜辞(龟腹甲、正反各卜五次) 商代狩猎甲骨文 这是一块完整的牛胛骨。 牛骨长32.2厘米,宽19.8厘米,正面刻辞4条,背面2条,共160余字,字内填朱。 刻辞所记内容为商王武丁狩猎、祭祖和当时的天象。 这片刻辞巨大完整,是研究商代社会历史和天文气象的重要资料。 商代狩猎甲骨文 商王征伐牛骨刻辞 刻辞记载着商王征伐鬼方(一个方国)的内容。目前刻有关“鬼方”的甲骨仅有三片,这是其中之一。 刻干支表牛骨 长约22.5厘米,宽66.6厘米,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牛骨上刻有干支表。商代以干支记日,这种方法延续到后代。 司母戊鼎:商朝 后期制造。立耳,长方形 大鼎,用作炊食具或 祭祀时放祭品的礼器。 1939年在河南省 安阳市侯家庄武官村 出土。 鼎重832.84公斤, 高1.33米,口长1.1米, 口宽0.79米,壁厚0.06米。腹内壁有“司母戊”铭文,故名。鼎外壁铸有云雷纹、虎纹、人头纹、夔纹等,并组成精美整体图案。 司母戊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已知的最重和最大的一件青铜器。该鼎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司母戊鼎 商朝的一些青铜器上,铸有文字。著名的司母戊鼎就是因鼎上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这种文字叫做金文(铭文、钟鼎文)。 毛公鼎铸于西周宣王时,陕西岐山出土。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重34.705公斤。腹内铸有铭文32行、497字,是现存铭文最多的青铜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及铭文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调兵虎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字体。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秦始皇 前259~前210 姓嬴 名政 秦庄襄王之子 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汉代蔡邕[yōng]《熹平石经》(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