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第一节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 土壤中有养分、空气、水,土壤覆盖阻挡了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伤,土壤 pH 及渗透压都适合微生物生长。 土壤中的微生物有 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病毒。 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于对rRNA(原核的16s和真核的18s)基因序列的分析、同源性比较和生物分子系统进化树的建立,使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目前尚未在人工条件下获得培养的微生物类群。 宏基因组(Metagenome) Metagenome作为一个新名词最初由美国科学家 Handelsman 及其研究组于1998年提出,定义为“the Genomes of the Total Microbiota Found in Nature”, 即指任何特定环境样品中全部微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 并且目前主要是指环境样品中细菌和真菌基因组的总和。 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一、 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微生物种群之间存在下面八种相互关系: 中性关系 neutralism 偏利关系 commensalism 协同关系 synergism 互惠关系 mutualism 竞争关系 competition 拮抗关系 antagonism 寄生关系 parasitism 捕食关系 predation Left Bacteriophage p22 virus Right Bacteriophage T4 attacking a bacterial cell 2.共生关系 symbiosis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形成特殊的共生结构。 A、反刍动物与瘤胃微生物的共生关系: 牛、羊、骆驼等反刍动物以草为食,可是它们本身缺乏消化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酶。主要靠瘤胃中定居的特定微生物群落来分解纤维素、木质素为纤维二糖和葡萄糖,为动物提供能量来源。同时反刍动物吃进的草料又为这些微生物提供了营养。 牛与瘤胃微生物共生关系示意图 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 纤维分解菌、淀粉分解菌 果胶分解菌、甲烷产生菌 乳酸分解菌等。 三、 微生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 (一)互生关系 植物根际(Rhizosphere)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是典型的互生关系: 植物为根际微生物提供分泌物和根冠脱落物作为营养。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如生长刺激素或抗生素,对植物生长有利。 根圈:指植物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范围,包括根系表面至几毫米(2 mm)的土壤区域。 根圈效应:生活在根圈中的微生物,在数量、种类和活性上都有明显不同,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即植物根圈对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影响)。 根土比(R/S)根圈中的微生物数量同相应无根系影响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之比,一般在5-20之间。 根圈微生物特点: ① 数量大 ② 活性强 ③ 组成简单 种类: 细菌:G-无芽孢杆菌占绝对优势 真菌:主要是尖镰孢、粘帚霉、青霉、柱孢属、丝核菌、被孢霉、曲霉、腐霉、木霉等 原生动物:波多虫、尾滴虫、肾形虫、小变形虫 (二)共生关系 1.真菌与植物共生 菌根:有些真菌在一些植物根上发育,菌丝体包围在根表面或侵入根内组织共同发育,形成特殊的共生体,叫菌根。能与植物形成菌根的真菌叫菌根真菌。 现在已知有2000多种植物与真菌形成菌根。形成菌根的真菌有担子菌、子囊菌和藻状菌,其中以担子菌最多。 根据菌根形态结构可分: 1)外生菌根:真菌菌丝在植物根的表面形成稠密菌套,同时在根的皮层细胞间隙形成哈蒂氏网,真菌不侵入细胞内部。菌丝有隔。外生菌根多为林木菌根 2)内生菌根:内生菌根在根的表面没有菌套,菌丝多半侵入根的皮层组织内部。在皮层组织的细胞间隙有纵向的胞间菌丝,但不形成哈蒂氏网。而且菌丝能穿入皮层细胞内部形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吸器。 泡囊丛枝菌根(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 ,VA 菌根 ):菌丝无隔,侵入皮层细胞内的菌丝呈泡囊状和丛枝状故称泡囊丛枝菌根,简称VA菌根。形成VA菌根的植物主要是草本植物。形成VA菌根的植物占形成菌根植物的90%。 (三)寄生关系 植物真菌病害 真菌病害是植物病害最主要的一类,约占95%。 病症: 腐烂、猝倒、叶斑、溃疡、根腐、萎蔫、过度生长等。 植物病原细菌和植物细菌病害 植物细菌病害约占植物病害的3%。 植物病原细菌:假单孢菌属、黄单胞菌属、土壤杆菌属等 植物细菌病害症状:斑点、顶死、萎蔫、软腐和根癌等病症 植物病毒和植物病毒病害 能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本田裂行维修手册全一本_本田SDH125T-31摩托车维修手册.pdf VIP
- 新22G04 钢筋混凝土过梁.docx VIP
- 【培训PPT】水肥一体化技术及应用.pptx
- 附录一、卫生部颁《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草案).pdf VIP
- (完整版)仁爱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doc VIP
- 2025年部编人教版(统编版新教材)八年级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植物基因技术(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工程所有课件).ppt VIP
- 电子商务基础(第2版)全套PPT课件.pptx
- 《感染性休克》ppt课件.pptx VIP
- 2019版南方区域AGC发电单元调频指标计算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