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服务器硬件建议配置 编号 货物名称 规格型号 设备描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服务器 HP Proliant DL 5(458562-AA1) 2×3.0GHz(四核)CPU,内存,2× (2.5) SAS硬盘,Smart Array P400i 阵列控制器,512MB高速缓存,支持RAID /6, ,集成双口多功能千兆以太网卡,DVD/CD-RW Combo,冗余电源 台 7 外网应用服务器1台、外网数据库服务器2台(包括备份1台)、内网应用服务器1台、内网数据库服务器2台(包括备份1台)、流程与表单服务器1台 齐心携手 共创辉煌 * * 下半年推进和提升的工作与措施 * * 下半年推进和提升的工作与措施 * * 下半年推进和提升的工作与措施 “权力阳光”系统业务介绍 江苏鸿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2009年2月 目 录 第一部分:产品介绍 * 第二部分:市场分析 第三部分:成功案例 什么叫“权力阳光” “权力阳光”是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审批网上公开运行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的俗称。是政府信息化中一个比较大的范畴。 省级部委办局政务系统 市级部委办局政务系统 省级行政审批平台 市级行政审批平台 电子监察 “权力阳光”的一般组成 行政审批系统 外网服务平台 内网服务平台 电子监察系统 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行政强制等 社会公众:通过政务外网了解政务信息,同时可进行相关事项的申请办理工作; 政府部门:通过政务外网发布政务信息,同时借助外网实现各项行政职能的“外网申请、内网审批、外网发布”,在审批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委办局的,将会采用“一表制”或“并联审批”的方式实现。 总体应用模式 电子政务是信息化时代我国政治改革和体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江苏省内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各地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投资力度逐渐加大,重大工程陆续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初成规模;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目标 到2010年,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 业务背景 按照2010年底基本建立全省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的总体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和电子政务内网平台,固化行政权力运行流程,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实现网上政务公开、协同办公、监察监控三大功能,满足社会公众知情办事、行政机关高效办公、各级领导科学决策和相关部门有效监督等四个方面的需求,力争整体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2008年8月26日,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江苏省各级“阳光政务”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时间计划、部门安排等相关事项,同时指定了09年的项目验收计划。 江苏省相关情况 发展的不平衡 1 2 3 4 省内政府牵头力度不足,对电子政务建设总体布局和进程缺乏统一规划。各部委办局采用不同标准建设封闭的网络系统,导致互联互通性和资源共享性差。 江苏省内目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但现有发展较为不平衡。 重实施、轻计划 重硬件、轻软件 重开发、轻运行 不少单位对系统建成后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缺乏足够的重视,缺少成熟的维护人才,用户使用的反馈得不到重视,信息更新不及时,“死库”和“呆站”的现象依然存在。 重应用、轻安全 政府一直倾向于“政务信息化能够做什么?”的结果导向,而在安全建设投入不足,网络防范措施不力,发布信息审查不严。目前政府已经加大了对于政府政务信息和网站安全的关注。 客户存在着“硬件更实实在在的”想法,故一般对于软件的投入远小于硬件,导致目前软件的采用“七国八制”,选择的随意性比较大,软件互通性比较差。 省内现状 江苏鸿信提供了从咨询规划、方案设计、项目实施以及后续的电子政务网络及应用系统的维护外包等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 鸿信解决方案 系统架构设计 江苏鸿信“权力阳光”电子政务产品主要包括: 行政审批系统 外网服务平台 内网服务平台 电子监察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 政府网站和网站群 鸿信产品功能 “权力阳光”产品属于项目型产品 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子政务资源和技术,依托当地政府及信息中心现有网络平台,以审批业务和内部管理为重点,建立一个以审批服务为核心的网上审批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上政务公开、网上申报、中心内各部门网上协同审批和内部管理,形成市级和区县的两级行政审批上下联动的工作新模式,从而进一步规范各项审批程序,缩减报批时间,加强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率。 行政审批系统 行政审批信息系统功能 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指南
文档评论(0)